前美國駐北京武官稱共軍飛彈恐懲罰性襲臺
兩岸熱門
隨着中共更頻繁大規模環臺軍演,多方示警解放軍行動不只是訓練,更是侵臺的預演,然而是否能在美臺皆無預警下大規模犯臺?前美國駐北京武官卜思高(Dennis Blasko)認爲,任何大規模侵臺行爲都牽涉大量部隊、艦艇等集結,「幾乎不可能」讓臺灣沒有足夠準備時間,但火箭軍的確有可能利用鄰近發射平臺進行懲罰性空襲。
印度通訊社《亞洲國際新聞》指出,傳統見解認爲,中國快速建軍的跡象,包含在沿海地區部署大規模部隊、軍備或艦艇等是無法隱蔽的,但中國是否有能力秘密做好準備,並在美國發現前突襲臺灣?
卜思高認爲,任何對臺灣進行的兩棲或空中攻擊都會有明顯的部隊、船艦、戰機集結,都會出現足夠的預警時間,任何大規模的侵略行動,都需長時間、大量人力投入;但他也點出,若中國真的想出乎意料對臺進行「懲罰性攻擊」,那火箭軍確實可能利用鄰近發射平臺空襲。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副教授易思安(Ian Easton)也曾在報告中分析中國是否有能力瞞過臺灣和美國。他在報告中點出,解放軍唯一一次兩棲作戰是1955年的一江山島戰役,中方將該戰的勝利歸功於欺敵、出其不意的策略;中國學者認爲,在未來行動中,也必須以此爲鑑,選擇意想不到且缺乏防禦的灘頭登陸。
隨着解放軍多次環臺大規模軍演,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示警,這些不只是單純的演習,而是爲侵臺而進行的預演,臺灣也多次表示,中國可能會「由訓轉戰」。易思安指出,解放軍能借由突襲大大強化進攻能力,在臺海戰爭的情形下,解放軍尤其重視欺敵與突襲,因爲臺灣若獲得足夠預期時間,將能做好應敵準備,並加以反擊。
易思安示警,臺灣缺乏訓練有素的後備兵力,也沒有足夠保護家園的國土防衛部隊或有組織的民兵體系,因此若臺灣的情報或總統判斷有誤,解放軍恐在美國採取果斷的反制措施前,就佔領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