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協調所今退場!季連成在災區待23天 回顧抵達首日「最大震驚」

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前進災區扛起總協調官重任,明天將離開光復,不少同仁與他拍「畢業照」。記者王燕華/攝影

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將軍上月底接手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到今天在光復災區已待23天,他的條理分明、思路清晰、作風明快,率領團隊推動災區復原工作大步前進,受到各方讚賞,隨復原工作告一段落,中央前進協調所將退場轉型爲任務編組,季連成預計明天離開光復。他今天主持最後一次記者會,對自己打80分,認爲臺灣災防機制應該重新思考並作調整,才能因應劇烈的天氣變化。

季連成今天在記者會上報告工作成果,包括國軍動員超過5萬7000人次、加上超過45萬人次的志工,共清淤1600戶、林田幹線等所有道路全部打通,淤泥及垃圾清除量超過40萬噸,道路清理83公里、水溝疏通8.3公里,側溝也清淤47.8公里、清出3萬500噸淤泥,雨水下水道幹線完成所有幹線及連接管清淤,清淤量約1萬7652公噸。

災民收容方面,累計收容1423人次,短期安置旅宿業591人次,目前還有52人安置在收容所,231人安置在旅宿,11月1日起會轉入中長期安置方案。

季連成今天分享心得,第一天來到災區「最大震驚就是滿目瘡痍」,這個震撼力很強大,他思考了一下,決定調整腳步,重新部署並畫分責任地區,每個地區有中央、縣府、村長等人員,共同規畫工作,也每天檢討並管控進度,很有步調的在做,工作效率非常高。

他說,很多人拿莫拉克風災來與光復洪災做比較,這一次災害對馬太鞍溪下游1837戶保全戶造成重傷害,家裡面所有東西都不見了,比一般土石流還要嚴重,他對受災戶感到非常不忍,每個救災人員一定要「苦民所苦」才能夠做好,「若只認爲是一個工作,而不是一個責任,那永遠不會做好」。

季連成回顧自己的救災經驗,從來沒遇過像這樣的志工力量,他感謝廣大的超人們,每天有好幾萬名志工進入家戶清淤,才做得到這樣的成果,也感謝說,這一個月災後救援,相信所有人都覺得有付出也有收穫,成果會讓人終生難忘。

季連成爲自己在災區的工作打80分,留20分是爲了繼續努力,有進步空間。他說,來光復救災,感受到國家災機制要做修正,臺灣天災步頻繁,颱風、地震、土石流都容易形成大面積的災害,災防機制必須調整,才能因應。

他說,自己在行政院直接督管災防辦與國土辦,來希望行政院的政委裡面,一定要有一位能懂專業救災的工作,也認爲各縣市都應該有災防機制,防災階段愈落實,受到的傷害就會愈低。

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前進災區扛起總協調官重任,待了超過3星期,明天將離開光復。記者王燕華/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