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滑翔傘運動員,50歲“落地”,砸4億征服中產胃
快50歲時開啓新事業如何?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覺得太晚了。不過#王煒建認爲,“50歲是創業的好年齡,心無旁騖。”
這個身形瘦削的河北漢子可真愛折騰。
他有過5次跨行業的創業經歷,還曾是一名滑翔傘運動員。
那段時光,他每天清晨就揹着20多公斤的傘包出發。他飛過世界各地不同的天空,視死如歸與風景如畫都盡數體驗。
● 王煒建(前排左三)
不過自創立希臘酸奶品牌#吾島後,王煒建計劃不再跳脫出去了。
他也沒想過吾島一下子能做成多大規模的品牌。四年時間做到了全國希臘酸奶品類產能、產量第一,更像是水到渠成。
● 吾島希臘酸奶。圖片來源:公衆號吾島希臘酸奶
其實,歷數王煒建這幾段履歷,他無一不是全情投入。一段時間後,他便會切換賽道,去解鎖更多的人生體驗與可能性。只是到50歲以後,他要追求一些確定性的事情。
“從今天起,關心食物和身體”,他把這句話印在了吾島酸奶蓋膜上。
王煒建早年的人生經歷頗具傳奇。
● 王煒建
他是河北邯鄲人,出生於1974年。高中沒念完,他就退了學,開了幾個月出租車。發現當地出租車廣告市場存在空白,他又僱了一羣學生在出租車後窗貼廣告,一年竟狂賺20萬元。
之後,他轉行做傢俱銷售代理,接手的店鋪一年內銷售額翻了3倍。隨後,他把賺的錢投入建乳品工廠。1997年,康諾食品創立。
● 1997年,王煒建在邯鄲創立康諾
康諾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開創了“送奶上門”服務。一時間,邯鄲家家戶戶門口都釘上了康諾奶箱,康諾一年銷售額達7000萬元,還成爲全國同行學習的榜樣。
就這樣,王煒建25歲便實現了財富自由。
1999年,他將企業交給姐姐打理,自己去加拿大留學了。
加拿大留學對王煒建最大的影響就是讓他愛上了戶外,還養成了健康的生活與運動習慣。期間,他把滑雪、馬球、網球、潛水等運動都玩了個遍,還自駕橫穿加拿大。
2002年回國後,他又花了七八年時間追求自己的愛好。
王煒建去深圳滑翔傘俱樂部學習滑翔傘。期間,他幾乎每天都在教練的陪同下訓練,半年內累計飛行時間超300小時。很快地,他便在國際賽事上一展身手。
滑翔傘是一項需要兼顧地理、天氣、氣流等知識的綜合性運動,控制好速度尤爲關鍵。
特別是比賽時,隨着高度表滴滴作響,百餘張滑翔傘跟隨氣流盤旋上升,這時候,必須緊跟大部隊不落單,否則只能依靠個人經驗判斷氣流,就會很危險。而在最後二三十公里處,則要加速衝刺,爭取一個好成績。
那幾年裡,王煒建總是一個人揹着傘包,去世界各地參加國際滑翔傘賽事。
● 王煒建(圖左二)參加2008年亞洲沙灘運動會
他飛出過中國運動員最好的個人成績,也遭遇過隊友意外身亡。自己也在比賽中落過單,經歷了非常沮喪的時刻。
風險可控——這四個字是滑翔傘這項運動教給王煒建的人生課,也成爲他日後創業的指南。
直到2009年,因實在覺得自己在天空飛得太久,他才決定重回地面找事兒做。
王煒建切入了互聯網行業,他創辦了“搖搖招車”。
● 王煒建(圖左二)參加2008年亞洲沙灘運動會
2012年4月,搖搖招車獲得來自紅杉資本和真格基金的350萬美元A輪融資,那時滴滴纔剛剛成立。
在純打車軟件領域,搖搖招車是最早成立的互聯網企業,一度做到了北京市場第一,且全靠自然流量。
王煒建憑什麼?除了先發優勢,主要就是靠產品本身。
當時,搖搖招車的很多產品設計圖都是他本人手繪草稿。公司也沒有公關部,沒有向市場投入一分錢用於補貼,所有資源都是向產品傾斜。
然而,當網約車大戰的戰火燃起,王煒建過於濃厚的產品情結卻成爲致命一擊。
● 王煒建(圖左二)參加2008年亞洲沙灘運動會
互聯網行業沒有100分的產品,如果沒有用戶進來,再完美的產品也將無用武之地。當友商都在通過燒錢補貼搶司機、搶用戶時,王煒建卻對搖搖招車產品細節吹毛求疵,這嚴重拖延了產品迭代進度。
更關鍵一點是,由於傳統行業思維,王煒建不習慣於燒錢補貼市場的打法。
當他發現,無論自身多麼努力,最終都是和對手比拼誰的錢更多,他選擇在聚光燈下退場。
搖搖招車於2014年年中徹底關停。
後來,搖搖招車前高管在覆盤這段經歷時表示:“如果當時我們向市場投入1000萬,或許今天最終站在臺上的是搖搖。”
搖搖招車是王煒建前四次創業中唯一一次失敗。第五次創業,他選擇了一個更加符合自身個性和稟賦的領域。
時間來到2016年,適逢河北省政府支持乳企擴建工廠。王煒建決定再拼一把,不過要做一點跟之前不一樣的事兒。
當時康諾已創立近20年,但仍然是一家區域性乳企。主要原因在於,康諾只做採用巴氏殺菌工藝的低溫奶,屬於短保食品,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銷售半徑。
基於牛奶還能做什麼樣的產品,既能保證新鮮和營養,又能上全國的牌桌?
這是王煒建的新事業,他由此開啓了一場環球美食之旅。
他走訪了歐美日韓的超市和乳品工廠,也吃到很多美味健康的乳品。
其中希臘酸奶最是讓王煒建念念不忘。
“爲什麼這麼好的產品中國卻沒有呢?”
● 希臘酸奶。圖片來源:攝圖網
希臘酸奶比普通酸奶口感更加濃稠,就像一塊剛要融化的冰淇淋,保質期長達30天甚至更長。更重要的是,希臘酸奶蛋白質含量比普通酸奶高至少3倍,能很好地滿足需要補充蛋白質的人羣。
王煒建決定做一款國產希臘酸奶,他要爲生產希臘酸奶建一座“面向未來的工廠”。
2017年,康諾的老工廠旁邊剷起第一抔土,從此,一座專爲生產希臘酸奶而設計的全自動現代化超級工廠拔地而起。
● 希臘酸奶。圖片來源:攝圖網
後來,這裡下線的希臘酸奶被裝進一隻只盒子裡,納入“吾島”品牌。
對於吾島希臘酸奶工廠,王煒建幾乎看到什麼好設備都想往裡塞,且只用全世界最好的。
比如乳清分離機來自德國GEA,背後是德國GEA百年的精密製造技術沉澱,一臺需花費1000多萬元,國內僅有5臺。
要知道濾乳清這道步驟在希臘酸奶生產中尤爲關鍵。希臘酸奶之所以比普通酸奶蛋白質含量超3倍,其實就是用3-4杯脫脂酸奶進行乳清分離。
再比如灌裝設備。行業內普遍使用的是潔淨型設備,王煒建卻配置了一臺超潔淨設備和一臺無菌設備。投入翻了好幾倍,爲的就是極大程度杜絕微生物污染,保證希臘酸奶品質。因此吾島酸奶保質期可達36天。
2020年9月,吾島酸奶工廠一期建成投產。
原計劃投入1.8億元,實際投入2.4億元,超支了。但在王煒建看來,這並沒有什麼不可,他說,“一年只要有一天機器出問題,實際損失更大。”
之後幾年,吾島酸奶工廠每年都在持續投入和擴建中。
王煒建稱自己是像搭樂高積木那樣模塊化地建工廠:
先建一部分,做出幾款產品,投入市場檢驗,再根據市場反饋決定應當如何擴建產線。
目前,吾島酸奶工廠已投入4.2億元,原奶日處理能力從100噸提升至800噸,但仍爲未來預留了發展空間。
王煒建稱做吾島希臘酸奶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創業。
在他看來,“年輕時就要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可能性會更多一些;但到了50歲以後,要追求一些確定性的事情,不冒險。”
這跟玩滑翔傘先跟上大部隊平穩飛行、最後衝刺的邏輯剛好反過來。
有人可能要問,投入4.2億元建工廠不算冒險嗎?特別是在還沒有產品的時候,吾島工廠已投進去2.4億元。
● 吾島工廠內部
王煒建認爲當然不算。萬一品牌做不起來,至少還可以做代工。
吾島酸奶剛面市時,由於國內消費者對希臘酸奶缺乏認知,工廠產能大量閒置,吾島工廠還真爲其他酸奶品牌代過工。
但王煒建沒有焦慮,他堅信只要產品符合健康趨勢,市場終究不會辜負好產品。
2020年11月,吾島希臘酸奶首款產品面市;2024年銷售額已達5億元。期間,吾島銷售額每年均實現翻倍。
● 圖片來源:公衆號@吾島希臘酸奶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乳品市場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
在王煒建看來,吾島切入的是千億乳業大盤中一個極其細分的領域,因此不會受大環境的影響。而自建工廠,就意味着對品質的把控,以及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生產。供應鏈由此成爲他的殺手鐗。
對於未來的發展,王煒建準備長期只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
一是吾島酸奶不可能一下子賺很多錢。
1盒希臘酸奶是用3-4盒脫脂酸奶的生牛乳濃縮而成,如果按照普通酸奶的3倍定價,希臘酸奶售價將突破20元,太貴了。(每盒10元以下的安慕希希臘酸奶屬於希臘風味酸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希臘酸奶。)這也是乳業“雙巨頭”伊利、蒙牛沒有動真格做希臘酸奶的原因。
● 商超貨架上的吾島希臘酸奶。圖片來源:Öarmilk吾島
因此,吾島將100克小盒裝希臘酸奶定價12元,這就註定要長期承受低毛利空間。
二是希臘酸奶太小衆,吾島將長期承擔培育市場的角色。
吾島是從瑜伽館、健身房、冰球場等小衆運動場館開始推廣希臘酸奶。至今,你也僅能在盒馬、七鮮、Olé等高端精品超市遇見吾島。
● 圖片來源:微博@Öarmilk吾島希臘酸奶
目前,國內希臘酸奶市場規模約有15億,放到三四百億的低溫酸奶市場中,佔比僅有5%。
不過小市場也有小市場的好處,可以避開與巨頭的直接競爭。
此外,出海已進入王煒建的規劃中。團隊正籌備進軍東南亞市場,那裡對乳製品需求旺盛,而中國的供應鏈有很大的成本優勢。
王煒建不疾不徐,他要賺的是未來的錢和趨勢的錢,風險可控,他樂在其中。文/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