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湖北首富被傳墜亡 家居業巨頭接連隕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敏 吳抒穎
21世紀經濟報道從多位權威人士處獲悉,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居然智家”)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CEO汪林朋於7月27日離世。該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居然智家是我國家裝連鎖巨頭,公司註冊地址位於湖北武漢。截至去年末,居然智家在國內30個省、區、市及海外經營407家家居賣場,其中包括83家直營賣場及324家加盟賣場。
今年4月,汪林朋被武漢市江漢區監察委員會留置調查,但原因並未公佈。7月23日,居然智家發佈公告稱,汪林朋已被解除留置,變更爲責令候查措施。
汪林朋於1999年起執掌居然智家,帶領公司不斷做大,並於2019年借殼武漢中商登陸資本市場。上市後,居然智家股價一度走高,市值一度超過700億元,並超越紅星美凱龍,成爲A股市場家居賣場第一股。汪林朋也以368億元的身價成爲湖北省首富。
但自2022年以來,受國內經濟形勢波動和房地產市場週期性影響,居然智家業績增長乏力,利潤連續下滑。
截至記者發稿,居然智家並未就此事發布消息。不過,已有員工在朋友圈對汪林朋表示哀悼。
28日上午,21財經·南財快訊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向居然智家求證,公司方面迴應稱:“該事件後續會盡快發佈相關公告,請以公告爲準。”
執掌公司26年
汪林朋是湖北黃岡人,生於1968年。大學畢業後,曾在國家商業部(商務部前身)財會司擔任主任科員,後被調入中商企業集團公司、華聯商廈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任職。
1999年,汪林朋出任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居然控股”)總裁。當時,該公司是由33位股東共同投資設立的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
入主後,汪林朋主導完成了居然控股的國企改制,並帶領公司不斷髮展壯大。
2019年12月,居然控股旗下的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借殼武漢中商,登陸A股,股票簡稱“居然之家”。去年末,公司股票簡稱變更爲“居然智家”。
上市前一年,居然之家以360億元估值,獲得阿里巴巴、雲鋒基金、泰康人壽、加華偉業、約瑟投資等機構的130億元戰略投資,共出讓了36%股權。
上市後,居然之家股價表現出色,公司市值一度超過700億元。汪林朋作爲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一度登上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並曾是湖北省首富。
截至2024年末,汪林朋直接及間接持有居然智家超過40%的股份,仍爲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阿里巴巴爲第二大股東。
多名接觸過汪林朋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汪林朋自信,外向,表達欲強,對很多行業問題有自己的見解。除公司職務外,他還擔任家居建材行業的多個社會職務,並曾被評爲“領軍人物”“領袖人物”“影響力人物”等獎項。
某媒體從業者在去年末見過汪林朋,她說,當時汪林朋狀態很好,侃侃而談,而且“胃口不錯”。
近年來,汪林朋十分關注房地產業調整和技術進步對家居行業的影響,多次強調家居行業已處於數智化轉型的十字路口。
在汪林朋的推動下,居然之家從2023年就大力推進智能家居業務。當年末,公司名稱由“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爲“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次年,公司股票簡稱也由“居然之家”變更爲“居然智家”。
汪林朋最後一次公開亮相是在今年4月。
4月8日,2025年(第七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期間,居然智家舉辦“智能家居產學研用”論壇。汪林朋表示,人工智能爲家居行業帶來了全方位的發展機遇,如果不能從設計到製造再到面向消費者的各個環節積極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以此提高效率、改善消費者服務、創造新的消費體驗,適應這一時代發展潮流,那麼在未來,我們必將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10天后,居然智家發佈公告稱,汪林朋被武漢市江漢區監察委員會留置、立案調查。
借殼往事與“跑路”傳言
對於汪林朋被留置調查,官方並未公佈相關信息。但在此期間,有關汪林朋和居然之家的一段爭議往事被扒出。
2019年1月9日,武漢中商公佈了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並宣佈停牌。
隨後,武漢中商進一步披露了重組預案,公司擬以6.18元/股的價格發行股份,收購居然新零售100%股權。標的資產價格最終確定爲365.5億元。
此次交易前,武漢中商的實際控制人爲武漢國資公司。交易完成後,國有股東持股比例將斷崖式跌至10%以下,公司股票名稱變更爲居然之家,控股股東變更爲居然控股,實際控制人變更爲汪林朋。
這筆交易爭議的焦點,在於雙方體量的差異。
當時,武漢中商的市值還不到30億元,不足居然之家的十分之一。因此,有媒體將這筆交易稱爲“蛇吞象”。
在資本市場,以“蛇吞象”的方式完成的併購和重組交易,往往面臨估值合理性質疑。上市前,居然之家已是頭部家居企業,但在其上市資產包中,不少物業出租方未能提供房屋所有權權屬證書,因此存在物業權屬瑕疵。
與此同時,母公司居然控股持有的部分上市公司股權,曾因糾紛被法院凍結。雖然後來解凍,但因訴訟仍在,被質疑爲“帶病”上市。實際上,由於這個原因,借殼進程還一度受阻。
此外,居然之家部分門店的財務數據,也存在前後不一致的情況。
居然之家在上市過程中的高估值爭議,由此而來。
當時,國資借殼在市場上甚爲少見。伴隨着高估值爭議,這一案例還一度被扣上“國有資產流失”的帽子。
但到2019年末,這一進程終於有驚無險地完成。湖北媒體曾將其作爲地方國企改革的典型案例進行報道。
汪林朋再次捲入爭議,是在2023年。當年7月,隨着限售股解禁,汪林朋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居然之家股份。
11月,金隅集團以22.32億元的價格,收購居然控股持有的上市公司10%股權。居然控股九成以上的股權爲汪林朋本人持有。
這兩筆交易,使他獲利超過20億元。
這期間,房地產業處於調整的陣痛期,居然之家的業績也受到影響。近幾年,公司總營收一直維持在130億元左右的規模,但歸母淨利潤在2019年達到31.6億元的高位後,便開始螺旋式下滑。去年該指標降至7.7億元,爲上市以來最低。
因此,汪林朋的套現行爲,令不少投資人不滿。去年市場一度有汪林朋“跑路”的傳言。
今年3月,汪林朋在居然智家2025年新春座談會上回應道,“真沒有想跑。”
風暴中的家居賣場
雖然汪林朋墜樓事件屬於個案,但家居賣場行業的風暴,今年以來未曾停歇過。
5月13日晚間,上市公司美凱龍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兼總經理車建興的家屬近日收到雲南省監察委員會電話通知,對車建興立案調查並實施留置措施。
7月24日晚間,成都富森美家居發佈公告,宣佈收到成都市郫都區監察委員會簽發的關於公司董事長劉兵被留置的通知書。
車建興、劉兵被留置的背景之一,是家居賣場行業隨着房地產市場下行而業績持續承壓。近年來,由於房地產市場調整,作爲下游的家居行業,市場需求也有所降低,家居企業的業績也受到影響。
根據美凱龍2024年年度報告,其去年主營收入78.21億元,同比下降32.08%;歸母淨虧損29.83億元,同比下降34.61%;扣非淨虧損16.8億元。今年情況仍未改善,上半年,美凱龍預計歸母淨虧損約15.9至19.2億元,扣非淨虧損5.1至6.2億元。
美凱龍解釋虧損原因時提到,家居建材行業受多重原因影響遭遇供應波動和需求下滑的雙重夾擊,使得家居零售市場的需求減弱,從而對目前商場的經營情況造成階段性影響。
此外還有一個主動因素是,美凱龍爲幫助中小微企業穩健發展,對部分商戶減免了部分租金及管理費用。同時,美凱龍以優惠的商業條件吸引設計師、家裝公司、新能源汽車等品牌入駐。這些綜合影響造成商場出租率和租金水平出現下降。由此,半年度投資性物業估值相應下調逾18億元。
事實上,早在2023年,美凱龍就已經發生債務危機,並“賣身”國資。當年,廈門國企建發股份宣佈以62.86億元現金受讓紅星美凱龍29.95%的股份,成爲其第一大股東,車建興紅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退居二股東行列。
建發股份入主美凱龍後,這家企業的業績並未扭轉。2023年,美凱龍實現的營業收入115.15億元,同比下降18.55%;歸母淨虧損22.16億元。以此計算,2023年至今,美凱龍累計虧損已超過68億元。
相較而言,富森美的業績表現尚可,還能夠取得正向的淨利潤,但相較往年也已經有所下滑。2024年,富森美的營業收入爲14.3億元,同比下降6.18%;歸母淨利潤爲6.9億元,同比下降14.39%。
今年一季度,富森美業績繼續向下。根據富森美一季報,報告期內,其錄得營業收入爲3.3億元,同比下降13.19%;歸母淨利潤爲1.48億元,同比下降21.06%;扣非歸母淨利潤爲1.71億元,同比下降13.06%。
富森美解釋稱,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國內市場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和房地產週期性影響,消費者信心不足,大宗消費特別是家裝消費需求被壓縮等導致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商戶經營面臨較大壓力。
此外,富森美也結合市場變化、商家經營現狀,實施“分級定價、一戶一策”招商政策,對公司各賣場的租金和服務費有不同幅度的優惠,市場租賃和服務收入有所減少。同時,富森美基於行業現狀,公司收縮毛利率低、回款週期長、現金流壓力大的裝飾裝修工程業務,該項業務收入同比減少。一季度租金和服務費收入、裝飾裝修工程收入在收入下降中的影響權重接近一致。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新房市場規模下降,導致家居裝修市場的需求量出現下滑。雖然“好房子”會帶來新的家裝需求,但整體來看,家居裝修企業仍將迎來業績的陣痛期。加之原材料、人力等成本的上升壓力,短期內,家居企業的業績仍將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