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任全球首富爲了窮人開罵 馬斯克、比爾蓋茲槓上了!

▲馬斯克(Elon Musk)在自家社羣媒體X上回嗆「蓋茲是個大騙子」。(圖/路透)

●顧爾德/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

全球首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m Musk)和全球前首富、微軟創辦人蓋茲(Bill Gates)最近公開摃上,起因是爲了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預算被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DOGE)癱瘓了。蓋茲公開向馬斯克喊話「全球首富殺死全球最貧窮兒童,這個畫面不能看!」而馬斯克則在自家社羣媒體X上回嗆:「蓋茲是個大騙子!」

這場富豪口角背後卻是嚴肅議題:全球發展(global development)與慈善事業經歷金融風暴、新冠疫情打擊而陷入困境,如今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之後更面臨了生死存亡關鍵。

從蓋茲的慈善機構談起

故事要從蓋茲創立的慈善機構蓋茲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今年滿25 週年開始談起。

1997年,蓋茲夫婦讀到一則報導說,世界上很多貧窮國家有數百萬小孩死於一些當時美國醫療水準很容易醫治的疾病,例如腹瀉和肺炎。此時的蓋茲已經是全球首富,他以父親、退休律師老比爾(Bill Gates Sr)名義成立一個基金會行善,例如捐贈電腦給美國各地公立圖書館,讓一般民衆也可以近用科技工具。

他把這個剪報寄給父親,並附上短箋寫着幾個字「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嗎?」 這張剪報促成了蓋茲轉變旗下公益事業方向,重組基金會把重點放在提升全球公衛水準、 拯救更多生命。

就在進入21世紀那一年,44歲 的蓋茲和35 歲的妻子梅琳達(Melinda F. Gates)正式成立以他們兩人命名的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這個基金會很快就成爲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慈善機構之一,基金會專注在解決全球貧困地區的疾病、飢餓問題,其規模遠非一般私人慈善機構可比擬,更有高於公家機構創新能力。

基金會資助開發愛滋病毒、瘧疾和結核病的新診斷、治療方法與疫苗;研發耐旱作物新品種以適應氣候變遷;發展普惠金融;之後更方興未艾的人工智慧應用在基礎公衛保健與教育上。

25年來基金會的支出、捐贈已達1600 億美元,有效改善了全球公共衛生、挽救數百萬生命。當時引發蓋茲創立這個基金會的全球早夭兒童問題,25年來已大幅改善: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從每年1000萬降至500萬以下,對此蓋茲基金會貢獻不小。

不過,2021年蓋茲夫妻離婚,梅琳達之後也離開這個基金會而創辦自己的慈善事業;蓋茲與梅琳達基金會也改名爲蓋茲基金會。同一年,蓋茲基金會長期支助者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年滿90之際宣佈卸下在此基金會擔任了15年的董事職務;最近,這位94歲的股神也宣佈在今年底退休,並將自己大部分財產留給由子女管理的慈善信託基金,而且離世後不會再向蓋茨基金會捐款。

這些因素促成了今年69歲的蓋茲決定對此一跨越四分之一世紀的基金會做出新的規畫:蓋茲宣佈,將在未來 20 年間透過基金會捐出他幾近全部的財產、目前預估總值超過2000億美金,到了 2045 年底蓋茲基金會也將全部結束。

爲什麼會決定更大膽地花錢、把所有財富都投注在慈善工作上?這一方面出自對長期樂觀的信心,他相信AI 、生醫等科技發展能幫助解決更多貧窮問題、挽救更多生命;但就短期而言,他體認到全球慈善與發展事業正面臨着本世紀最艱困的階段,必須集中資源做更有效的投資。基金會也在25週年之際擴大宣傳基金會新方向,同時也對此刻的危機提出警訊。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全球的慈善事業 如今面臨「墜崖」險境

基金會執行長舒茲曼(Mark Suzman)用「墜崖」來形容當前慈善事業的險境。4月間他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發表文章指出:「近期援助削減既迅又猛,註定了將來發展道路會崎嶇難行。未來這一年,很可能成爲本世紀以來全球發展進程中首次出現的重大倒退——尤其對生活在貧困國家的兒童而言,他們一直依賴捐贈的疫苗來免於罹病、或需要蚊帳保護以免受瘧疾威脅。」

援助削減造成未來一年的困境,當然是直指川普上任後大砍社福資源的政策,蓋茲最近連續接受《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週末增刊)、倫敦《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訪問,更直接點名DOGE負責人馬斯克。

他批評馬斯克的無知,把USAID捐給莫三比克加薩省(Gaza province)用於防止愛滋擴散的保險套,說成是美國花5000萬美金買保險套送給巴勒斯坦加薩的哈馬斯組識,誣指巴勒斯坦人用這些保險套製作空飄爆裂物。今年2月馬斯克就在X上輕率指控USAID是個「犯罪組織」,預告它「該壽終正寢了!」

老闆川普經常信口開河,夥計馬斯克也不遑多讓。更令蓋茲火大的是馬斯克今年2月在X發佈的一則輕挑的貼文:

「我們整個週末都在把USAID給扔進碎木機(wood chipper, 形容狠狠修理了一頓USAID )。本來可以去參加一些超棒的派對。但我們卻選了幹這個活。」

蓋茲與馬斯克互摃

蓋茲對《紐時雜誌》痛批:「 嗯,砍USAID預算的就是他。就因爲那個週末他沒去參加派對,他就把預算送入碎木機!」雖然馬斯克於2012年簽署了「捐贈誓言」(giving pledge),承諾死後將大部分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 ,但蓋茲嘲諷馬斯克:「他未來也許會變成一個大善人,但此刻這個全球最有錢的人卻造成全球最窮困小孩子們的死亡。」

對於「前首富」砲聲隆隆,「現任首富」則在5月8日於X上回應稱:(「蓋茲是個大騙子」(”Gates is a huge liar”)。

蓋茲沒有騙人,馬斯克的確摧毀了世界上最大的發展援助機構USAID。關閉了它的總部、10,000名員工幾乎都被解僱,86%專案被中止。在此同時,許多全球公衛和教育計劃資金也被砍,其中包括「總統防治愛滋病緊急救援計劃」(PEPFAR)。

4月出版的《柳葉刀》(The Lancet)刊出由牛津大學社會政策與介入系(Department of Social Policy and Intervention)教授庫魯弗(Lucie Cluver)主持的一項研究報告,文章指出:美國削減「總統防治愛滋病緊急救援計劃」(PEPFAR),到2030年可能導致50萬兒童失去生命。

毀了USAID 等同讓PEPFAR停擺

川普上任之初發布行政命令,要求對所有援外計劃進行爲期90天的檢討,期間暫停相關撥款,當中就包括PEPFAR;隨後PEPFAR獲得部分豁免,允許繼續提供用於「拯救生命的愛滋病毒服務」的經費,但並非所有預防服務都可動支。90天檢討於4月20日結束前又被延長一個月,結果將於5月20日公佈。而PEPFAR很多計劃也要透過USAID去執行,USAID停擺也讓PEPFAR難以推動。

蓋茲受訪時說,他會盡最大努力倡議改變這些劣勢,但也承認阻力非常大。「削減幅度如此巨大,即使我們能夠復原部分,也將會面臨艱難時期。」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資料, 2023年全球各種發展援助計劃中,政府部門出資達2300億美金;相對的,只有110億經費來自私部門。

而USAID是其中最大金主,2023年提供了647億美元的官方發展援助(ODA),居各國首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資深研究員兼非洲計劃主任烏斯曼(Zainab Usman)說,今天全球發展面臨的危機和過往不同,「這次可能真的是對外援助的終結」。

川普上任對全球開發、國際援助補了致命一刀,但今天的困境非始於川普,而是從2008全球金融危機開始第一波下滑,新冠疫情再受一波重擊。金融風暴後,許多援助國家本身面臨經濟危機,這些富裕國家的人民也開始質疑:自己人民都吃不飽了,爲什麼還要把資源拿去援助外國?新冠疫情也讓全球慈善捐助停滯。

如今不只川普政府削減外援, OECD發展援助委員會(DAC)的前十大捐助國之中,2024年有8個減少了對外援助預算。德國是全球第二大雙邊援助國,它宣佈減少53億美元援外預算;英國即使偏左的工黨上臺後也不敢違逆反外援的民意,今年2月削減4成外援預算以增加國防經費。

此外,很多捐助國進一步把援外計劃與本國利益掛鉤,例如要求某個發展項目要使用捐助國製造的商品與服務。

▼川普上任對全球開發、國際援助補了致命一刀,但今天的困境非始於川普,而是從2008全球金融危機開始第一波下滑,新冠疫情再受一波重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慈善事業成夕陽 全球恐黑暗罩頂

美國等重要金主國大砍外援,受傷最重的是那些極度貧困、戰亂中國家,例如南蘇丹、蒲隆地、索馬里、葉門等,因爲這些國家的GDP主要來自外援。

此外,USAID這樣的大金主停擺,也骨牌效應般衝擊一大串依附於外援計劃存活的中、下游包商;有的關門大吉、有的裁員,或者停止多個計劃項目。

而另一個寒蟬效應是,以前樂於當善人的企業家們,現在也看風向減少捐輸──尤其是美國企業家不敢捐錢給強調綠色環保、反全球暖化、倡議女權性平的非政府組織或計劃項目,以免因政治不正確遭到川普報復。

不過川普政府批評USAID等援助、發展機構老大官僚並非全然無的放矢。以USAID爲中心已經發展出一個龐大的慈善產業,而這個產業的大咖主要集中在美國,這些營利或非營利組織掌握大部分資源分配管道,而不是由USAID扶植受援助國發展本土的社福團體。

例如Chemonics這家美國最大的對外援助承包商,從2008到2024年間就從USAID承包了170億美元的計劃;相對的,據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研究員甘迺(Charles Kenny)和莫里斯(Scott Morris)的研究指出,2020年,美國的援助只有不到9%是由受援國政府或公司來管理。

從金融風暴、疫情到川普2.0這一連串衝擊,烏斯曼認爲對外援助已快速淪爲夕陽產業。問題是:即使這個「產業」沒落,全球貧窮、健康問題還是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解決,不只南方國家陷入絕境,北方國家也不得安寧。邊陲的戰亂還是會波及中心,大量難民涌入已成了歐洲、美國多年來的頭痛難題。

前首富蓋茲對這些「南方問題」念茲在茲;現任首富馬斯克卻對此無知無感,以爲把它扔進碎木機輾成屑就能天下太平。

▼邊陲的戰亂波及中心,大量難民涌入已成了歐洲、美國多年來的頭痛難題。(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轉載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