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個字就能戒手機?三天見效的家庭契約法,你確定不試試?

放假才幾天,孩子就撒潑打滾要手機?

給媽媽的血壓都氣高了是不是?

這套心理學界公認的“家庭契約法",幫你搞定寶寶的手機依賴,只要三天,快來見證效果吧!

假期,可以把每天蛋糕分爲六塊:晨練時間、就餐時間、運動時間、外出時間、家務時間和手機時間!

平時,可以把放學後的時間分成四塊:學習時間、運動時間、自由玩耍和手機時間。

敲黑板:手機時間要放在最後當獎勵,就像吃完正餐纔給甜點一樣。

我家Coco一年級就能每天自覺先完作業,就爲了攢夠"代幣"兌換遊戲時間呢!

注意!家長也要籤"軍令狀"哦!

陪娃時偷看手機?爸爸得做20個"道歉俯臥撐";

媽媽要是陪娃時刷淘寶,罰唱三遍《孤勇者》!

簽好之後,撒花慶祝!

兒童心理學家說,儀式感能讓規則記憶深3倍!

連續三天沒有違約,獎勵週末郊遊;堅持一週達標,解鎖新玩具兌換券。

爲什麼這招會管用呢?

神經科學告訴我們,延遲滿足時大腦前額葉會變強壯,就像給自制力裝上了小馬達!

即使孩子忍不住刷了手機,也不是十惡不赦的,畢竟家長也有忍不住的時候,只要明確責任,能承擔後果,就是好樣的!

提前跟孩子約定,如果刷手機時間超過約定時間半小時,會失去週末去遊樂場的機會。

如果連續三天違約,週末就不能去最喜歡的餐廳吃大餐了!

記住,懲罰不可以是體罰!

AI時代,孩子不可能隔絕手機,用好"契約魔法",手機就能變成孩子的助力,快去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