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碟膨脹的年輕勝利組
有「小英男孩」稱號的經濟部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前副執行長鄭亦麟(右),26日被檢方聲押禁見。記者林俊良/攝影
曾任民進黨智庫副研究員、被稱爲「小英男孩」的經濟部綠能科技推動中心前副執行長鄭亦麟,因涉嫌利用職權向業者收賄,遭到北檢聲押禁見。鄭男年紀很輕,學經歷卻相當亮眼,是臺灣的頂尖大學畢業、留學英國的碩士,且是前任閣揆的學生。廿幾歲就擔任經濟部內要職、臺船子公司董事、民營企業總經理,如今卻因涉嫌收賄遭押。
這讓人想起不久前臺積電的三名工程師,涉嫌竊取製程機密,將半導體關鍵技術外流給日本半導體廠商,這三人也都是頂尖大學畢業;甚至引起涉案者母校教授呼籲教育體系需正視倫理課程,教導學生專業倫理與人格教育,以改善過度功利導向的價值觀。
這幾位年輕人堪稱「人生勝利組」,他們擁有的條件遙遙領先其他同齡青年;但在「追逐名利的行外人,遲早會被生吞活剝」(電影奧本海默名言)的社會功利主義中,由於自己本身的淺碟或自我膨脹,而走上了人生的不歸路。
多年前筆者曾任校務會議代表,在一次會議中,有五、六位學生代表搶着發言,主張「某某人的銅像一定要移除」;嘰哩呱啦、旁若無人,將會議當成自己的主場,無視於現場還有其他上百位教職工也都是代表。之後校長說:「銅像是校友會捐贈的,要移除也應徵詢校友會的意見吧?」幸好敝校的學生尚稱懂事,纔將議題擱置。
教育部規定校務會議中要有學生代表,因爲這也是教育的一環;通常學校爲了方便,都直接找學生會幹部。我個人很好奇,這幾位縱橫全場、不可一世的學生會幹部,到底具有多少代表性?之後,筆者有機會擔任學生事務會議代表,才得知按照規定,正副會長搭檔競選,只要超過全校學生數的百分之二即可當選。以敝校一萬五千多的學生人數,只要三百票即可當選。
在當次學生事務會議中,學務長還拜託與會代表將規定的百分之二降爲百分之一,因爲絕大部分學生對這項選舉興趣缺缺,根本不會去投票,經常無法通過門檻而選不出幹部。換句話說,事實上連三百票都拿不到。後生可畏,年紀輕輕就嶄露頭角,但若自己感覺良好,身爲低比例得票選出來的幹部,卻膨脹自己的代表性,將學生自治之目的變調爲仿若自己是個「民意代表」,或類似於前述的「人生勝利組」而誤入歧途,那就是自身的淺碟了!
筆者人在海外,剛好看到一則新聞標題 「思想與受影響的人同在」,這句話通常用於對悲劇發生感到惋惜或同情。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年輕人的思想受教育影響;教育又受家庭和社會影響甚鉅。大多數人對於社會乖離現象,若事不關己、明哲保身、保持沉默,就會加劇社會亂象。將衆人善的力量結合在一起,關心周遭和社會,讓善的正面思想取得主導權,纔不會讓淺碟和膨脹變調爲人生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