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畜牧司長超思案遭彈劾 陳吉仲發文力挺「雞蛋過剩爲政治操作」

我國2022年、2023年曾因進口雞蛋引發爭議,導致時任農業部長陳吉仲、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請辭,而時任畜牧司長張經緯也因督導不周、釀5億餘公帑浪費,今(13)日遭監察院公佈彈劾,晚間前農業部長陳吉仲臉書發文力挺,除了爲同仁打氣外,他也提到「進口雞蛋遭污名,系政治炒作、網軍攻擊導致」。(本報系資料照)

我國2022年、2023年曾因進口雞蛋引發爭議,導致時任農業部長陳吉仲、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請辭,而時任畜牧司長張經緯因此釀5億餘公帑浪費,今(13)日遭監察院公佈彈劾,晚間前農業部長陳吉仲臉書發文力挺,除了爲同仁打氣外,他也提到「進口雞蛋遭污名,系政治炒作、網軍攻擊導致。」

陳吉仲說明,2023年初,全世界 H5N1 禽流感嚴重,造成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出現雞蛋產量不足、價格上漲的狀況。國內也因禽流感等因素,造成雞蛋產量不足,導致蛋價上漲、黑市價格猖狂。

陳吉仲提到,當時農業部堅持不調降30%關稅以免傷害到雞農,又要讓消費者吃得到合理價格的雞蛋,因此採取專案進口雞蛋的措施,後續全體同仁積極尋求滿足檢疫條件又符合資格的進口國家之雞蛋,過程不僅要與時間賽跑,中間還有面臨各國在搶蛋源、搶船班等等許多關卡與困難,必須克服。

陳吉仲表示,然而會導致進口雞蛋儲放至逾期的最主要原因,是由於當時「政策遭受政治炒作、網軍攻擊」,纔會造成進口雞蛋被污名化,使得消費者對進口雞蛋缺乏信心、買氣消減。這絕不是當初執行專案進口雞蛋時所能考量到的。

陳吉仲補充,以進口雞蛋過剩等理由來彈劾公務人員,而未考量到當時的時空背景、進口實務專業,以及農業部門遭受錯假消息操作攻擊等影響,這結果更易使後續公務人員不敢再戮力執行產銷調節措施,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和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