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扁辦主任揭賴清德5危機!重磅示警:一味「抗中」違背主流民意

大罷免以「25比0」全面潰敗,雖在表面上看似民進黨全數守住戰線,但在綠營內部卻掀起極大震盪。(中時資料照)

大罷免以「25比0」全面潰敗,綠營內部掀起極大震盪。前扁辦主任陳淞山直言,這場罷免雖然是對國民黨發起的反制,但最後卻變成對賴清德領導能力的全民總體檢,結果是大敗之後,黨內外對賴的不滿正在全面升溫,內部派系矛盾浮上臺面,2026縣市長選舉保衛戰提前拉警報,甚至連臺南這塊綠營票倉都可能失守。

陳淞山近日接受《中評社》訪問,針對大罷免大失敗後,民進黨、特別是黨主席兼總統賴清德在政治風格、選戰佈局、國際環境、兩岸交流、黨內整合等面向的施政盲點與面臨挑戰,提出直白評析與建議。

在賴清的政治風格方面,陳淞山直言,大罷免的失敗已讓民進黨無法再忽視內部結構性問題。首先是「內閣」與黨內人事佈局問題,他認爲賴清德長期以來重用親信、圈子過小,導致各派系聲音難以進入決策中樞,加劇黨內不滿。此次罷免後,內閣改組呼聲高漲,林右昌請辭黨秘書長看似是替賴背責,但外界普遍關注後續是否還會有更多人爲敗選下臺負責。

陳淞山批,賴清德的政治風格有其盲點,過於堅持個人意志、聽不進不同意見,讓人事與路線皆顯封閉。他點名賴在「團結十講」中的言論,不僅未能發揮整合作用,反而強化了同溫層對外界的敵意,讓中間選民無法靠近。他直言,若賴清德仍以地方首長的格局處理國政與政黨領導,遲早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危機。

賴的政治性格也影響2026縣市長選戰的佈局。陳淞山透露,目前民進黨內部對初選人選高度敏感,尤其在賴清德的故鄉臺南,若處理不當恐釀內鬥。他以陳亭妃與林俊憲爲例指出,基層綠營支持者普遍挺陳亭妃,但若因高層力挺林俊憲,硬推人選,恐引發出走潮。甚至有死忠綠營選民揚言將票投給國民黨謝龍介,就是要教訓高層。他直言,「若2026輸掉臺南,民進黨一定大亂,賴清德2028也一定會被挑戰」。

國際層面更是困難重重。陳淞山說,即將公佈的美臺關稅協議,傳出臺灣將投資美國高達3,000億美元,以換取稅率優惠,但換來的可能是民間產業與百姓的犧牲。他警告,賴清德若無法在關稅與投資政策上守住人民利益,民怨將進一步惡化,綠營票倉恐全面鬆動。

兩岸政策方面,陳淞山直言,賴清德明知眼前這條對抗中國的路極爲險峻,卻仍執意前行。他批評,賴至今未展現調整跡象,仍以「抗中保臺」與「芒果乾」論述爲核心,忽視臺灣社會有六成民意支持兩岸交流、希望對話。他警告,若賴持續走對抗路線,不僅無法擴大支持基礎,反而將與主流民意背離。

針對黨內整合問題,陳淞山則直接建議,若賴真有政治格局,應該考慮以陳其邁出任行政院長爲契機,與英系展開政治和解,或甚至嘗試更大膽的整合思維,開放與在野黨談合作組閣,纔可能重新喚回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