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明星學校有撇步!爸媽必看學區宅大解析

好房網雜誌 2025 JUL.No.135

少子化已成現今社會的常態,除了盡全力富養栽培,大部分的父母對於家中孩子教育不想輸在起跑點,「現代孟母」們更是早早卡位好學校,就怕晚一步。然而學生越來越少,學區宅還有追逐的必要嗎?真想搶進的話又要注意什麼?

阿偉跟小美是大學班對,阿偉大學畢業後,進入新竹科學園區上班,婚後,小美順利懷孕,決定辭掉工作,未來全職在家育兒,即將成爲大衆口中的竹科媽媽的小美,卻怎麼都開心不起來。

原因就出在學區,搜尋相關資訊,筆筆都是「竹北滿額學校十八所」、「買學區宅卡位卻只能候補氣炸!網:先入籍八年再說」等新聞,讓小美感到相當沮喪,一度和阿偉討論是否要趕緊入手一戶學區宅,或是爲了學區搬離竹北,但這樣就得辛苦阿偉通勤上班,兩人爲此非常苦惱。

究竟什麼是學區宅,它在少子化的當下,仍然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嗎?還有什麼是滿額學校,只要買到學區宅就能順利入學?租房子的人也有權利就讀滿額學校嗎?本期房產小學堂爲廣大家長解析卡位明星學區、購置學區宅的小知識。

Q1.什麼是學區宅?

A:首先,要談學區宅前,讓我們先搞清楚什麼是學區宅?所謂學區宅,其實分成兩種,以目前國內越來越受歡迎的私立學校來說,其實是沒有學區範圍,而市面上所看到的某明星私立小學學區宅,指的是距離近、通勤方便的周邊住宅,主打的並非學區,而是地段。

至於公立國中、國小,政府就有明確劃分學區範圍,只有設籍在匡列範圍內的學童,才能進入所屬學區學校就讀。因此,當家長在購屋時,考量想要讓小孩就讀A公立國小、B公立國中,就必須選擇屬於A、B學校學區的劃分範圍裡買房且設籍,未來孩子才能夠如願進到這兩所學校上學,這纔是大衆認知中的學區宅。

Q2.少子化的當下,學區宅還有優勢嗎?

A:根據內政部所發佈的最新人口數據,今年五月新生兒出生人口再度創下新低紀錄,僅不到八千五百人,全年一到五月,平均每個月新生兒都不滿萬人,估計今年僅有十一萬名左右新生兒出生。少子化早已是不可逆的大勢,衍伸出來與房地產相關的議題是,學區宅真的還有市場嗎?

事實上,臺灣縱使面臨少子化危機,但是明星學校照樣擠破頭,也因此,學區宅有沒有市場,優勢是否還存在,甚至是否具投資價值,關鍵在於是否位在明星學區,過去就曾經有媒體做過調查,有將近六成的購屋族,在買房時會考量學區問題,可見學區仍是民衆購屋的篩選標準之一,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特別提醒,滿額學校不等於明星學區,若是想要投資學區宅的民衆,也要特別注意。

何世昌指出,學區宅在未來仍是一個強勢商品,並不會因爲少子化造成價格貶值,「原因是雖然少子化,但現代父母更重視下一代教育。」有房市專家舉例,以北市來說,明星學區的套房,即便屋齡很大,單價破百萬的比比皆是,且一直有市場交易。顯見明星學區裡不管是老屋、小套房,都是家長爲孩子設籍卡位的熱門之選。

不過,何世昌也認爲,明星學區宅房價並不會和周邊區域住宅有太多落差,原因是比價效益明顯,通常明星學校周邊的房價也多會跟着補漲。且以新興重劃區來說,很難說是明星學區帶動房價,原因在於重劃區本身就容易誕生明星學校,像是桃園青埔、新竹竹北、新北三峽北大特區等,地段條件吸引素質較高的家庭入住,自然造就明星學校。

Q3. 代銷、仲介號稱的學區宅是真學區嗎?

A:在確認學區宅仍有其優勢,且價格也頗具競爭力後,下一步要探討的是,究竟怎麼確認自己買的是真學區宅?

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地方政府劃分學區的邏輯,是通盤考量人口分佈、交通狀況、區域發展等要素後,務求達到每個孩子都能就近入學,一般來說,國小交通距離三公里爲原則,國中學區則以五公里內範圍較佳。

同時也要能夠平衡各學校學生數,讓區域發展穩定均衡,因此,受到家長歡迎的明星學校,才往往會發生總量管制、滿額的情形,就是爲了避免A學校學生過多、B學校乏人問津的情形產生。

以下,是「現代孟母」們針對學區宅必須要懂的三大關鍵:

★基本學區VS自由學區:根據桃園市政府資料顯示,所謂的基本學區,指的是某一個區、裡或鄰是單一學校的專屬學區,換言之,只要設籍居住且在這個區、裡、鄰的學童,就只有單一學校可就讀。

至於自由學區,則是說在某一個區、裡、鄰同時是兩校以上所屬學區,居住且設籍在這個範圍裡的學童,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想要就讀的學校。

★滿額學校:所謂的滿額學校,就是該學區裡,欲就讀學童數超過學校可招收人數上限,較常發生在傳統市中心裡口碑好的學校,或是人口快速發展的新興重劃區裡。而滿額學校又分成須審查與不須審查兩種,就是現在新聞上常看到卡位搶戶籍的情形。

★確認學區撇步:過去臺中曾發生過,有家長因看上房仲所宣稱的某明星學區而入手房屋,結果交屋後才發現,自己買的房子只是距離該學校較近,但根本不是所屬學區,氣得對房仲提告。

這種情形並非不可能,在看完第一、二點關鍵後,我們就可以發現,學區的畫分相當精確,同一條路上,門牌十號跟二十號,就有可能屬於不同學區。民衆想確認學區,可先上心儀學校查詢學校自行公佈的學區範圍,通常都會詳列所屬的裡到門牌號,就可以確認自己是否買對學區宅。

不過,何世昌特別提醒,近年因少子化影響,學區範圍每年可能都會有微幅調整,這種情形最常發生在學區邊緣地段,建議民衆查詢學區時,要以當年度最新資訊爲準。

Q4.卡位明星學區,買房、租屋怎麼見招拆招?

A:接下來,就進入深水區,明星學區該如何卡位?這跟第二題的關鍵二滿額學校大有關聯,滿額學校才需要提前卡位,否則,一般來說,小孩在當年度九月一日(含當天)前滿六足歲,就會被分配到戶籍地所屬學區學校就讀,而滿額學校則需要更進一步的條件篩選,且分爲須審查、不須審查兩種類型。

★不須審查滿額學校:九月新生入學,以臺北市來說,只要在當年三月二十日前設籍在該學區的孩童,就能夠順利進入所屬學區學校就讀,但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能是跟戶長沒有親戚關係也沒實際居住的寄居,也不能是同一個地址裡有一人以上要進入滿額學校,除非可以證明是有居住事實的兄弟姊妹。

★須審查滿額學校:同樣以三月二十日爲基準,想要進入須審查滿額學校就讀的學童,家庭必須符合下述優先分發條件後,再來針對學童設籍時間長短進行比較,來審查當年度是否能夠順利入學。

至於要如何達到能夠優先分發的身分呢?撇除母親是原住民,或者是低收入戶等特殊情形,必須要滿足以下條件,才能夠優先分發進須審查額滿學校。

【全家人共同設籍】:全家人或是小孩與監護人要在當年度的三月二十日前,共同設籍在同一戶籍內,同時小孩子也必須要有實際居住事實,不能只是寄居情況。

【權狀證明】:以有購買房屋的家庭來說,必須要出示學區內該戶籍地址的房屋所有權狀,持有人必須是學童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監護人,且要在小孩入學的前一年底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取得房屋。

【租約證明】:以租賃房屋方式居住在該區的家庭來說,就必須要出示學區內該戶籍地址,且連續居住三年以上,經過公證的房屋租約。同時還要提供當年度一月一日起至入學資格審查日前,能夠證明全家人有實際居住事實的資料佐證,譬如說是水費單、電費單等。

但這邊要特別注意的是,並不是具備上述條件就一定可以分發到屬意的滿額學校,誠如開頭所說,在滿足以上條件後,還要再比誰設籍得早,這也是網路上常有家長羣組在討論,小孩爲了國中學區,在小學三年級就要提前轉戶籍的原因,競爭更激烈的學區甚至父母會在小孩一出生就先行卡位。(全文請見2025年7月號第135期《好房網雜誌》;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