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關近20年! 南韓考慮解禁Google地圖

▲去年旅客對Google Maps功能受限的抱怨增加71%,其中有三成與導航無法使用有關。(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南韓政府預計將於11日決定,是否允許Google將該國詳細地圖資料輸出至海外伺服器,若開放通過,旅客與在地用戶將能透過Google地圖享有完整導航與即時路線規劃功能,結束多年來「查得到地點卻走不了路」的尷尬情況。

根據《衛報》報導,這場牽涉將近20年的爭議,核心在於如何在數位主權與經濟開放之間取得平衡。支持者認爲,開放Google地圖有助促進觀光與創新,而反對者則擔心外資壟斷市場,重創本土產業。

目前Google地圖在全球大多數地區都能正常運作,但在南韓、中國與北韓等地卻功能受限。儘管Google已向南韓當地業者取得地圖授權,但僅能用於顯示地標與商家資訊,無法提供路線導航,成爲不少外國遊客抱怨的痛點。

在地業者反彈:Google恐壟斷市場

南韓地圖市場長年由兩大本土平臺Naver與Kakao主導,兩家公司依照法規,將所有地圖資料儲存在國內伺服器中,形成強大在地數位生態系。政府也以國安爲由,多次駁回Google的數據出口申請。

Google則主張,若無法透過其全球伺服器處理資料,將無法爲全球數十億用戶提供即時導航服務。該公司表示,所要求的地圖資料已通過安全審查,敏感地點亦已移除,若政府要求,也願意模糊處理衛星圖像中的敏感設施。

儘管如此,來自本地的反對聲浪依舊強烈。代表2600家業者的大韓空間資訊測量製圖協會(KASM)指出,在239家會員中,有九成反對政府開放。該會主席金錫鍾(Kim Seok-jong)警告,若准許Google取得資料,恐導致「產業毀滅」。

部分專家也憂心,一旦開放Google,可能爲其他外資公司鋪路,尤其是中國企業。據悉,Apple也曾提出類似申請。

▲Google地圖在南韓、中國與北韓等地卻功能受限。(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資料中心爭議未解 Kakao火災事件成警訊

南韓政府曾提議,若Google願在本地設立資料中心,便可取得地圖存取權,但Google仍堅持需使用全球伺服器處理數據,雙方僵局未解。

此外,2022年Kakao資料中心一場大火,導致南韓數百萬用戶無法使用地圖、通訊與叫車服務,也凸顯將數據集中於本地伺服器的潛在風險。

這起風波,也在美韓貿易談判中延燒。美國將南韓的地圖限制列爲「非關稅貿易障礙」,並於近期協商中將預定25%關稅下調至15%。南韓總統李在明預計近期前往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

Google強調合作意願 觀光業者盼早日解套

根據南韓觀光公社統計,去年旅客對Google Maps功能受限的抱怨增加71%,其中有三成與導航無法使用有關。

義大利旅客Francesco受訪時直言,他在首爾旅遊時發現Google Maps無法提供步行路線,感到相當不便,「明明用Google找到餐廳,卻還得跳去Naver Maps看路線」。來自法國的Loic則表示,這項限制「感覺比較像是保護本地業者」。

不僅觀光客困擾,新創業者與科技倡議者也認爲,若無法接軌全球標準平臺,南韓將難以開發出具競爭力的數位服務,進一步影響產業成長。

南韓交通部目前未對此作出迴應。Google則表示,公司與在地政府密切合作,致力於讓Google地圖成爲「幫助在地居民與旅客安心探索世界」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