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送川普專機 大設美軍基地還挨暴打 盟友都在看
美國親密盟友以色列9日出動戰機,轟炸卡達首都杜哈(Doha)的一幢建築,以消滅哈瑪斯組織高層,冒出陣陣濃煙。(美聯社)
卡達是美國的重要盟友,4個月前才歡迎美國總統川普造訪,鋪出紅毯盛大歡迎,還達成數十億美元的交易,更送出超豪華的總統專機。此外,當地甚至設有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它大有理由以爲,自己能免遭美國親密盟友以色列的攻擊。
然而,CNN新聞網11日分析指出,卡達正居中斡旋,要結束加薩戰爭。而卡達首相穆罕默德週一親自會見哈雅(Khalil al-Hayya),推動美國主導的新停火與人質協議。而哈瑪斯預計在週二晚的後續會議中迴應。不過,就在迴應數小時前,以色列戰機轟炸了杜哈(Doha)一棟住宅大樓,導致5名哈瑪斯成員和1名卡達安全官員喪生。
而在卡達首都杜哈,則瀰漫着震驚與遭背叛的氛圍。卡達首相所使用的詞彙強烈、發人深省,並帶有濃濃的譴責意味,這與他以往面對結束長達23個月的加薩戰爭,一再出現曲折轉變時的沉穩迴應大相徑庭。
他週三將這次攻擊形容爲「國家恐怖主義」,並警告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不但「扼殺了任何人質獲釋的希望」,還破壞了「任何和平的機會」。此外,他甚至直言,必須將違反「每條國際法」的以色列領導人「繩之以法」。
卡達與以色列並沒有外交關係,但要代表團與哈瑪斯進行間接談判。而這獲得川普讚賞,他曾說,杜哈「勇敢地與我們一起承擔風險,以斡旋和平」。
另一方面,今年6月伊朗攻擊烏岱德(al-Udeid Air Base)軍事基地時,公認卡達爲美國承受了打擊,該基地是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設施。德黑蘭說,這是爲了迴應美國打擊它的核設施。而杜哈雖強烈加以譴責,但不過僅此而已。
而以色列這次攻擊所傳達的訊息,並不僅限於卡達邊界。波灣各國數十年來積極在政治與金融上轉向美國,但如今可能會開始質疑,當初以爲這選擇會帶來的好處。
事實上,美國的安全保障隱含在達成的協議與簽署的備忘錄中。川普5月訪中東期間,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承諾,要達成高達3兆美元(近91兆臺幣)的驚人協議,而他們也信守了承諾。
「我認爲那些國家會想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嚇阻未來的攻擊,」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學者海耶爾(H.A. Hellyer)說,「同時,它們也得想想,需要投資哪種安全架構,而不是依賴一個無法保護他們免受盟友攻擊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