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日快樂/走著瞧 把防詐變成好生意
Gogolook創始團隊,左起爲執行長郭建甫、董事長鄭勝豐、技術長宋政桓。Gogolook/提供
信任科技服務業者Gogolook(走着瞧科技)(6902)規劃今年5月將由創新板轉掛一般板,成爲第一個AI軟體由創新板轉上市個股。
2012年成立的Gogolook,共同創辦人鄭勝豐、郭建甫與宋政桓從初期的小辦公室開始,十年後申請在臺灣掛牌上市。他們以「Build for Trust」爲核心,發展個人及企業信任雲與金融產品等三大產品線,站穩信任科技產業代表地位。Gogolook執行長郭建甫說,Gogolook不僅是防詐服務,而是打造數位信任生態圈基礎建設的公司。
現任董事長鄭勝豐與郭建甫是創業比賽的夥伴,鄭勝豐與技術長宋政桓是研究所同學,2009年一面工作,一面研究以手機App服務創業,最後決定從電信防詐着手,開發出來電辨識「Whoscall象卡來」產品,開放免費下載。
郭建甫常以「unusual luck」形容創業過程,還在兼職改進Whoscall的功能時,好運從天而降。2011年Android平臺許多App產品還在萌芽階段,時任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來臺演講,特別點名「有一支叫做Whoscall的App,可以知道陌生來電號碼是誰,在美國、印度、中國大陸的成長非常快,是臺灣做的」。
開創來電辨識App 獲網路大咖青睞
他們三人決定辭去正職,2012年成立走着瞧,專心研發Whoscall。他們的產品源自網路,公司取名更是網路傳奇,鄭勝豐對另外兩人說:「我夢到公司就叫走着瞧(gogolook)」;他們自己玩地獄梗,笑稱辦公室當時小又舊,連洗手間跟門鈴都故障,快遞在公司樓下喊着「走着瞧!走着瞧!」活像有人上門來討債。
公司成立後,三人明確分工,學設計的郭建甫擔任執行長,將公司目標轉換爲願景並對外溝通論述;有技術背景的宋政桓理成爲技術長;修過會計、有科技管理背景的鄭勝豐則專任董事長。
雖然獲得施密特欽點,也透過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牽線,引入曾投資騰訊、蕃薯藤、無名小站的創投業者李鎮樟作爲天使投資人,缺乏經驗的三人還是遇到免費產品無法帶來收入、現金瀕臨燒光。他們硬着頭皮決定開啓廣告模式,本來擔心用戶流失,但發現用戶更在意使用經驗,留存率很高,廣告模式可行,開啓收入來源,至今廣告模式仍是主要的收入之一。
但最大的問題是創投不確定辨識來電的信任服務有商機,資金不足的時候,另一個「unusual luck」出現。2013年,LINE母公司NAVER因爲LINE在臺灣快速發展,想在臺灣找適合的應用服務進行投資合作。郭建甫說,他被找去對NAVER到臺灣的代表簡單介紹臺灣的數位服務,沒想到過不久後NAVER來信通知,提供機票與住宿,希望郭建甫到南韓NAVER總部做介紹。
賣掉公司再買回 新創圈熱門話題
郭建甫首次出國去提案報告,沒想到NAVER特別滿意他們的「車庫創業」精神和產品,還提出更大的建議:希望收購Gogolook。當時公司才成立兩年,郭建甫說,還沒搞清楚新創各種營運募資的流程,就已經要被收購出場。三人思考後決定接受NAVER以5.29億元收購公司,他們一躍而成新創圈的話題。
與NAVER合作四年後,關係發生變化。郭建甫說,NAVER進行組織調整,評估將Gogolook賣給其他業者,但三人不想放棄Gogolook,隨着產品開始普及全球各地,他們更看好「信任科技」的前景,決定募集資金買回Gogolook、開發新產品。
想出這個解方的是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鼓勵他們啓動另一個新創界前所未有的舉動,就是「經理人買回」,還加上IPO。三人賣掉公司,但也沒有花掉資金,更希望持續改進產品和研發新服務。李鴻基建議要說服投資者值得投資,創辦團隊要自己投資證明,他建議三人自己出資買回股份,李鴻基協助公司啓動一輪1,000萬美元募資。2019年找到國泰、穩懋等股東,買回了Gogolook,繼續開發產品,李鴻基更鼓勵他們向IPO前進,證明營運確實可行。
郭建甫說,他們早期基於防詐、風險控管開發的產品受到市場矚目,目前旗下服務包含消費者雲端數位防詐Whoscall、美玉姨,企業數位身分驗證與商譽雲端產品Watchmen、金融科技服務金融商品比較平臺「袋鼠金融Roo.Cash」與貸款服務「JUJI 招財麻吉」,去年再收購荷蘭防詐服務商ScamAdviser,進軍歐美市場。
鄭勝豐表示,創業時就認定「信任」很重要,且一定要往國際市場發展。鄭勝豐對郭建甫和宋政桓說:「我夢到走着瞧這個名字可以掛牌成功。」三人不忘初心,堅信「信任是門『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