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飽受膝痛折磨 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用機器人輔助完成手術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春熙醫院·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沙河一病區骨科完成了一例高難度的機器人輔助下左側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此次手術由科室醫生團隊在劉永光主任的帶領下獨立完成。這一成果標誌着科室在骨科手術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爲衆多膝關節病痛患者帶來新希望。
接受手術的陳婆婆今年72歲,她被雙膝疼痛困擾長達10餘年。近2個月,其左膝疼痛加劇,嚴重影響正常睡眠與行走,生活質量大幅下降。此前,陳婆婆輾轉多家醫院,嘗試了敷止痛貼膏、消炎止痛靜脈輸液等多種保守治療方法,但症狀始終未得到有效緩解。經診斷,陳婆婆患有雙側膝關節骨性關節病。
在充分評估陳婆婆的病情後,沙河一病區骨科醫生團隊決定採用先進的機器人輔助技術爲其進行左側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手術過程中,劉主任帶領團隊運用該技術,精準規劃手術方案並精細操作。機器人輔助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手術精確性,減小了創面,順利爲陳婆婆完成手術。這不僅減少了術中創傷,還縮短了術後康復時間。
術後第一天,陳婆婆告訴護士:“已經沒有那麼痛了,太感謝了”。在護士指導下,陳婆婆藉助助行器開始恢復行走;術後兩週,陳婆婆從家步行至醫院來拆線並和醫生商議儘快進行另一側膝關節置換手術。
據瞭解,機器人輔助手術是現代骨科手術領域的重大創新,相比傳統手術,它具有諸多顯著優勢。
該技術能夠實現更精準的定位與操作,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創面更小、精確度更高,降低了手術風險。同時,患者術後恢復更快,能極大緩解疼痛,助力髖、膝關節功能恢復,顯著降低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這一在骨科上的重大進展離不開醫護人員的辛勤實踐。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沙河一病區骨科醫護團隊一直致力於爲患者提供優質、先進的醫療服務。團隊依託華西教授的技術支持,不斷提升整體醫療水平,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培養骨幹人才。2024年度,科室在機器人輔助下已完成髖膝關節置換手術約六十餘臺。此次首例完全由科室醫生團隊自主完成的機器人輔助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成功。
未來,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沙河一病區骨科將秉持“以患者爲中心”的服務理念,持續探索創新,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爲廣大患者提供更優質、精準、高效的醫療服務,讓更多患者受益於先進醫療技術,重獲健康生活。(王凡、實習生李岢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