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估夏季氣溫偏高至正常 下半年「3到5個颱風」
中央氣象署27日預估今年下半年臺風生成個數正常,可能有3到5個颱風鄰近臺灣,通常會有2路徑。此外對於未來一季展望,經檢視氣象署及各國數值模式預報結果,預估今年7至9月臺灣氣溫偏高至正常的機率較大;雨量則以正常的機率較大。
氣象署指出,今年截至目前,西北太平洋僅有2個颱風生成,較氣候平均值4.3個少,依據過去統計資料,西北太平洋6至12月約有21至25個颱風生成,鄰近臺灣台風個數平均約爲3至5個;回顧今年梅雨季(5、6月),氣象署統計臺灣共有6波鋒面影響,5月降雨集中於中部以北,6月降雨以中南部爲主,累計雨量爲正常。在氣溫方面,5月冷暖交替,6月上旬受到鋒面及東北季風影響氣溫偏涼,其餘大多以偏暖爲主,整體而言,今年梅雨季平均氣溫相較於氣候值爲偏高。
氣象署進一步分析,目前熱帶太平洋海氣環流已恢復至正常,預測將維持至秋季。針對未來一季展望,經檢視該署及各國數值模式預報結果,預估今年7至9月臺灣氣溫偏高至正常的機率較大;雨量則以正常的機率較大。
此外,氣象署也提到,自114年7月1日起,在臺風警報期間的風力預報中新增「濱海鄉鎮風力預報」資訊。由於現行於發佈颱風警報時,該署會就各縣市都會區提供風力預報,內容涵蓋未來18小時、每6小時之風力預測。然而,臺灣因地形複雜,颱風在濱海與非濱海地區造成之風力影響常有顯著差異,都會區的風力資訊往往無法全面反映各地實際狀況。爲了提供更完整的風力資訊,氣象署此次擴增風力預報內容,將針對濱海鄉鎮發佈專屬風力預測,補強颱風風力影響的空間分佈資訊。
氣象署進一步表示,未來將持續蒐集使用者與地方單位的回饋意見,進行預報資訊內容與呈現方式的滾動檢討與調整,期待能持續提升預報服務品質,強化整體社會的風險管理與災害應變能力,共同打造更細緻、更易懂的氣象災防預警訊息。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