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頭式補助 大小裡資源不均
新北市瑞芳區現有裡數34裡,民政局考量裡治理模式合理性,及地形地貌、城鄉差距、服務現況等特性,微幅調整減少6裡。圖爲瑞芳區2025年行動治理座談會。(柯毓庭攝)
六都最大里、最小裡
依照《地方制度法》,村裡長屬無給職民選公職,由地方政府齊頭式編列村裡長事務補助費每月5萬元,但各村裡人口數不一,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六都中以高雄市最嚴重、新北市次之,最大、最小裡相差均逾248倍,民衆期待重新調整,讓里長能更合理服務,資源不再失衡。
六都都有「大小裡」問題,以雙北市而言,北市最大里是中正區南福裡、最小裡爲中山區大佳里,前者面積大後者近3倍,但人口差距近16倍;新北最大里林口區南勢裡3萬5104人,最小裡瑞芳區碩仁裡僅141人,前者爲後者248.9倍。
一位新北議員直言,鄰里應該調整。例如蘆洲區20萬多人口僅38裡,三重區38萬人卻有119裡,最大里2萬多人、最小裡僅200多人,小裡端午節1戶發2顆肉糉、大里則發1串衛生紙限時領取,資源不均當然該重整。
高雄左營區福山裡4萬5372人是全國最大里,旗山區中寮里人口僅176人,人口相差257.7倍,近年裡鄰整並聲浪高。福山裡長葉德龍建議儘快裡界重劃。高市議員白喬茵認爲,部分超大里人口與服務範圍早已超出負荷,唯有重新劃分合理範圍,讓每個裡都有對應責任與資源,才能真正照顧里民。
對於調整裡界,北市將通盤檢討,在調整裡界前,市府先將「鄰里建設經費」最低標準從每裡30萬元增至35萬元,另依里人口數、大小等條件加碼。
新北市府啓動調整計劃,面積0.72平方公里以上且達1萬8000人的裡將拆裡,現有1032裡擬調爲1029裡,新增7裡、減少10裡、8個裡調整裡界。桃園市民政局去年修訂《桃園市各區裡基層工作經費實施要點》,增訂3500戶以上的裡,每裡每年另增經費5萬元,今年生效。
臺南市府每年撥給各里相同基本經費,另考量地方實際不足處挹注經費。高雄市府第一階段調整希望以8000至1萬戶的大里爲目標,民政局也公佈「裡鄰編組及調整辦法修正」,另由區公所與地方加強溝通,力拚儘速覈定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