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縣市該跟進?她讚雙北「專用垃圾袋」是好政策 網看法兩極
一名網友在臺北讀書時,記得臺北的專用垃圾袋非常貴,但分類效果很好。圖/北市府環保局提供
臺北市和新北市都採用了垃圾費隨袋徵收的政策,這意味着市民在丟棄垃圾時,必須使用政府指定的「專用垃圾袋」。一名網友發文,稱她在臺北讀書時,記得臺北的專用垃圾袋非常貴,但分類效果很好,於是詢問網友其他縣市爲何不跟進,對此,網友們看法兩極,一派認爲此政策效果不大,另一派認爲政策有助垃圾減量。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她大學四年在臺北讀書,畢業後就回中部工作了,離開臺北已經10幾年了,仍然記得臺北市的「專用垃圾袋」非常昂貴,每次都要花一大筆錢買垃圾袋,即使出社會仍覺得太貴。
原PO表示,雖然垃圾袋貴,但因爲有專用垃圾袋,她纔會認真做垃圾分類,「這輩子最認真分類垃圾的時候就是臺北的四年」,也直言專用垃圾袋是好政策,很好奇其他縣市爲何不跟進,對此詢問網友的意見。
此文一出,有一派網友認爲專用垃圾袋沒什麼作用,「雙北亂丟垃圾的一大堆,在某些暗巷或橋上,都有人固定亂丟,如果中南部也這樣,亂丟的更多」、「以環保的角度來說對我沒用,我還是會先用一個塑膠袋裝垃圾,然後再套」、「無聊,自己爲高人等的不好政策」、「減量纔是真環保,回收都是騙妳的啦」。
但也有網友認爲是好政策,「很棒啊,垃圾減量有感」、「垃圾減量有感很棒,只是要推行到南部就是擾民搶錢」、「但這是必要的政策,噓的人就是抗拒」、「我也覺得滿棒的政策」、「我也覺得很棒啊,因爲還是多多少少,讓一些本來不回收的人執行回收作業」。
根據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官網的描述,目前專用垃圾袋系採用平口式垃圾袋(33公升袋以上之型號)或提耳式垃圾袋(25公升袋以下之型號)設計,袋上標有容量上限標示線,線下之容量即爲專用垃圾袋之收費容量,其上仍保留有約30%之容積以供市民捆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