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電》鴻海AI伺服器營收劍指兆元關 市佔率拚逾4成

劉揚偉表示,鴻海目前定位爲科技製造平臺服務供應商,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等三大智慧平臺爲發展各項技術及業務的重要基礎,這些平臺則奠基於過往建立的關鍵零組件、模組、系統組裝、IC與軟體等關鍵能力上。

劉揚偉指出,未來會導入更多生成式AI,讓上述關鍵能力變得更強大。鴻海會結合全球一線合作伙伴共同開發,導入生成式AI解決方案或自行開發的大語言模型(LLM),以增進整體營運效率、提升競爭優勢,並透露已在日本建置全自動化手機組裝線。

劉揚偉表示,2025年ICT產品需求預期大致平穩,但目前區域政治、關稅等變數較多,生產端將面臨更多挑戰,需求端也可能受一定影響,鴻海會與客戶密切聯繫,運用全球佈局即時調整。隨着邊緣AI發展應用逐漸普及,預期將有越來越多個人裝置升級需求。

AI伺服器方面,由於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及一線品牌廠對AI伺服器需求均明顯增加,帶動鴻海AI伺服器2024年營收成長達逾1.5倍,加上一般伺服器需求回升,使整體伺服器營收成長達78%。

劉揚偉重申2025年是AI元年,全球AI算力基礎建設需求將續增,主要CSP廠商資本支出維持強勁成長,預期鴻海AI伺服器首季營收季增、年增率均可望倍增,隨着GB200及下世代產品進入量產,相信AI伺服器營收將逐季提升,全年將達兆元規模、佔整體伺服器營收逾半。

劉揚偉指出,AI伺服器產業進入門檻很高,AI晶片廠商看重的是EMS廠的研發能力、垂直整合、高度自動化、全球佈局能力,主因AI伺服器的架構設計愈趨複雜,造成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同時也非常重視全球佈局、垂直整合能力。

劉揚偉表示,鴻海在上述2方面均很有優勢,在供需兩端均扮演重要角色,並進一步指出,由於AI訓練曠日廢時,期間若AI伺服器發生故障,可能導致訓練必須重頭來過,對訓練時間影響甚鉅,使得AI伺服器與ICT產品不同,產品本身穩定性非常重要。

劉揚偉表示,鴻海一直是主要客戶重要的新產品共同開發夥伴,可確保能參與到下一代及下下一代的產品開發。而鴻海在上述產品的品質穩定度一直處於業界領先地位,因此在整體AI伺服器取得4成市佔率是「保守目標」,有信心爭取到更高市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