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 婦女穿丹寧 向性別暴力說不

廣福社區在今年響應「世界丹寧日」活動,前進杉林區推動性別平權與防暴教育,展現偏鄉社區女性力量的崛起。(林雅惠攝)

高雄市旗山廣福社區今年響應「世界丹寧日」,新住民與在地婦女組成防暴志工隊,從受保護對象轉爲捍衛社區安全的力量,這羣來自不同背景的婦女,透過宣導與實際參與,打破「性別暴力是家務事」的沉默文化,爲偏鄉社區點亮防暴的燈。

在日前舉辦的新住民「回孃家」活動中,廣福社區特別設攤執行防暴宣導,志工們身穿象徵反性侵的牛仔服,結合互動遊戲、知識問答與經驗分享,將「性別暴力不能被合理化」的理念深植社區。

來自不同背景的婦女用自身故事出發,走進社區據點與長輩對話,協助辨識、通報並轉介可疑個案,讓防暴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融入日常生活中。

廣福社區自2018年起投入家庭暴力初級預防,2019年成爲高雄市首波性別暴力領航社區,至今已在旗山、美濃、內門、六龜等地培訓超過百位社區志工,去年更走進杉林區辦理志工培力課程,協助更多婦女勇敢走出家庭,投入社區事務,開啓對話與改變的可能。

廣福社區理事長陳楊華枝表示,「愈是傳統、封閉的地方,愈需要有人點燈。」在偏鄉高齡化社會中,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往往成爲暴力的溫牀,而這羣志工正是打破沉默、翻轉文化的重要力量。

活動也介紹「世界丹寧日」的起源—來自1990年代義大利一起法院錯判的強暴案,激起全球女性以穿牛仔褲聲援受害者,如今這股來自歐洲的性平抗議,在臺灣偏鄉延續成在地行動,讓牛仔褲成爲一種反抗與團結的象徵。

接下來,廣福社區將帶着原創行動劇《希朵隊長》巡迴各地,走入社區長輩間,以戲劇打開代間對話,挑戰如「棒打出孝子」、「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根深蒂固、但早已不合時宜的觀念,逐步形塑出一個尊重、安全、世代共好的社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