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其事/收集研究本土文物 陳水木期望辦展覽
苗栗縣本土文史工作者陳水木展示契約古文書。記者吳傑沐/攝影
苗栗縣65歲本土文史工作者陳水木,從小家境困苦,國中畢業後拿了50元離家外出打拚,做過不少社會底層工作,因緣際會接觸本土古文物產生濃厚興趣,四處蒐集交易營生,多年來也投身田野調查、專注研究文史,替臺灣平埔族羣的文化傳承做出貢獻。
陳水木說,30年前接觸到本土古文物的交易圈子,意外從自己家族中發現一張清朝康熙58年間的契約書,如獲至寶,從內容窺見到來臺祖先與吞霄社衆番以物交換土地的歷史,越讀越有興致,也讓他開始多方蒐集道卡斯族相關的契約古文書。
「能將興趣結合職業是一種幸福!」陳水木說,就這樣一邊買一邊賣,還不斷從中考究歷史脈絡,生活也逐漸趨穩;自己雖然學歷只有國中畢業,但累積大量本土文史知識後,進而投身文獻田野調查與記錄,還出版書籍、從事講師、導覽工作。
陳水木蒐集到的古文物可區分七大類,以平埔族古文書(契約)最多,像是通霄土城黃家拓墾歷史古文書、臺灣四大家族之一的新竹林家老物件、苗栗縣前縣長劉政鴻家族(平埔新港社)古文書,及道卡斯族大甲東社的大甲東窯陶品等,粗估總市值破億元。
雖然已屆退休年齡,但陳水木仍時常透過臉書「道卡斯文史工作室」分享收藏的古文物及來源考證供人蔘究,看着滿屋子古文物,最大願望有固定場所對外展覽,讓臺灣珍貴的本土歷史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