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美轉歐”進行中!企業和投資者爲“求穩”紛紛涌入歐洲
財聯社6月30日訊(編輯 周子意)近幾個月來,市場已經陸續形成了一種趨勢:在特朗普總統不穩定的關稅政策令美國市場變得不那麼安全之際,投資者和公司越來越多地轉向歐洲。而目前歐洲各國經濟也正受到以基礎設施和國防爲主導的支出推動。
集合十幾位高管和基金經理的觀點,多數人士認爲,特朗普政府發出的關稅政策反覆無常,經常被推遲或者更改,這讓投資者感到擔憂,反觀歐洲的市場環境較爲穩定。
現在,距離美歐之間貿易協商的最後期限(7月9日)還有一週多的時間,如若沒有達成協議,特朗普表示將對所有自歐盟進口的商品徵收50%關稅。基於此,投資者已經開始轉移資金。
對歐洲的投資信心激增
盧森堡氫氣公司H2Apex首席執行官Peter Roessner認爲,特朗普貿易戰的影響存在兩面性,他們雖不能再依賴美國供應商來完成其在德國盧布明的項目,但當前投資者對歐洲項目的興趣正在上升。
Roessner還指出,“由於美國的絕對不確定性和規劃不安全,氫行業的投資者現在更多地關注歐洲市場。雖然歐洲的框架條件並不理想,但很穩定。”
德國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Deka首席信息官辦公室負責人Christoph Witzke表示,“美國原本擁有一個對資本市場非常友好和穩定的環境。但現在,出現了政治干預,也出現了擴大權力的企圖。”
Witzke補充道,“這造成了不確定性,即某種干預可能隨時到來,因此,歐洲已成爲最近幾次投資者會議關注的中心。”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本月早些時候也公開指出,“所有這一切都表明,至少市場力量、投資者以及那些真正投資的人,實際上看到了歐洲的價值,並對歐洲有信心。”
不少數據也佐證了這一現象。LSEG旗下理柏基金(Lipper Funds)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爲止,流入歐洲股票基金的資金超過1000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而流出美國的資金則增加了一倍多,達到近870億美元。
德國央行的最新數據顯示,受到密切關注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在2025年前四個月增加了一倍多,達到460億歐元,這是自202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數據還顯示,今年頭四個月裡,德國企業有3個月份從美國撤資,4月份它們的對外直接投資餘額爲負23.8億歐元。
情緒會迅速轉變
不過,也有人士認爲,這種棄美轉歐的情緒可能很快再次轉變。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行長Stefan Wintels表示,“這既是一種警告,也是一種激勵,應利用目前的勢頭,持續實施計劃中的議程。”
私人股本公司Altor合夥人Hajo Kroesche評價道,歐洲吸引資本的“機會之窗不會永遠敞開”。
德意志銀行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Sewing上週表示,投資者對歐洲和德國的興趣巨大,但“這些人不會在兩天內投資”,因此仍需要長期穩定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