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法老展》10萬張早鳥票完售 一般票提前10/28開賣
▲奇美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共同主辦《埃及之王:法老》特展,早鳥票完售,一般票提前開賣。(圖/奇美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理事會)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奇美博物館大展《埃及之王:法老》公佈後迴響熱烈,早鳥票10萬張,約1小時迅速完售,館方爲了迴應民衆期待,將提前於10月28日開賣「一般票」,方便更多觀衆提早規劃參觀行程。
奇美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共同主辦《埃及之王:法老》,集結280件稀珍藏品,從黃金珠寶、陪葬珍品、神廟建築到巨型石雕,可說是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法老文物展。自消息公佈以來備受關注,日前開賣早鳥票時,館方也緊急在當天上午,將5萬張票加量爲10萬張,約1小時就全數完售。
▲《埃及之王:法老》早鳥票完售,一般票將提前開賣。(圖/奇美博物館)
博物館原訂在開展後(2026年1月29日)才啓售一般票,不過館方研議後決定,將提前在10月28日(二)中午12:00開賣,首波開放展期前5個月(2026年1月29日至6月30日)的購票,購票需指定參觀日期,全票580元、優惠票480元。
奇美博物館表示,感謝民衆的熱烈支持,此次早鳥票的熱銷盛況,顯示觀衆對古埃及文化的高度期待,由於需要控管展場人流,因此無法再加開早鳥票。同時也提醒,勿購買來路不明的票券,以保護自身權益。
▲大英博物館此次精選280件展品,圖爲阿蒙涅姆赫特4世向亞圖姆神獻祭的銘牌,約西元前1808–1799年。(圖/大英博物館理事會)
《埃及之王:法老》展期自2026年1月29日至2027年1月10日,由奇美博物館獨家引進,是館方第4度與大英博物館合作。人們熟悉的金字塔、神廟、黃金寶藏、人面獅身像等,幾乎都與法老密不可分,此次策展以「帝王視角」出發,透過七大主題「埃及:法老的國度」、「從神而來」、「身爲大祭司的王」、「王室」、「統治埃及」、「埃及與世界」、「永生」,探索法老的多元角色。
▲拉美西斯二世巨像的拳頭,約西元前1279–1213年。(圖/大英博物館理事會)
法老既是神與人的中介、神廟的大祭司,更是萬衆臣服的國家統帥、攻無不克的偉大戰士,然而在至高無上的權力背後,實際處境卻是面臨王位爭奪、衆多勢力牽制、外族威脅等。展覽將揭開法老的神秘面紗,除了浪漫化的王者形象,也讓人看見他們作爲人的掙扎與挑戰,近距離感受王權的輝煌與代價。
大英博物館此次精選280件展品,歷史橫跨近3000年,從古埃及第三王朝至滅亡後的羅馬時期,涵蓋56位法老統治期間的文物。展品種類豐富多元,包括珠寶、陪葬品、石雕、棺木與文書信件等,從僅有2公分、工藝精巧的金飾,到重達2噸的宏偉石像,觀衆能感受微小細節中的極致匠心,也能震撼於巨型作品的磅礴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