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公報(2024年)》發佈

人民網西寧5月14日電 (記者張莉萍)5月14日,青海省林草局、青海省氣象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發佈《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公報(2024年)》(以下簡稱《公報》)。

祁連山位於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黃土高原三大高原交匯區,作爲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不僅是黃河流域和西北諸河重要產流地,更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在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持、氣候調節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青海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處長李周藏表示,針對祁連山開展草地植被、積雪、凍土、冰川、溼地等典型生態系統監測評估,對掌握和研究該地區自然生態系統影響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公報》對2024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現狀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監測與評估,內容主要涵蓋氣象條件、水資源狀況、植被生態狀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以及園區試點前後變化五部分內容。

監測評估結果顯示,與近十年平均相比,年平均氣溫偏高,年降水量持平,年日照時數偏少;河流流量偏豐,土壤水分偏多,典型冰川面積和冰儲量縮減,季節凍土最大凍結深度減小,積雪面積增大、積雪日數減少。其中,八一冰川、崗格爾肖合力冰川以及團結峰冰川面積和冰儲量與十年前(2015年)相比,分別減少0.4~12.6平方千米和4.6~12.9%,均呈縮減態勢。

監測數據顯示:植被覆蓋度增加,草地生育期延長,草地產草量持平。2024年生長季園區植被覆蓋度平均爲49.2%,較近十年平均增加1.7%;草地生育期整體延長6天,草地產草量大部地區持平;此外,園區內2024年1至9月野牛溝草地生態系統整體表現爲碳匯,園區大部水源涵養服務能力有所提升。

與試點前相比,2024年園區草地植被覆蓋度整體增加3.9%,植被生態質量指數增加15.7%,水源涵養服務能力指數上升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