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立遭列警示股 7月EPS 0.09元

氣立自結7月每股稅後純益(EPS)0.09元,前七月每股虧損縮減爲0.04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氣動元件廠氣立(4555)遭列警示股,22日自結7月每股稅後純益(EPS)0.09元,前七月每股虧損縮減爲0.04元。氣立積極佈局機器人產業,超音波液體流量感測器打入半導體及PCB業龍頭大廠供應鏈,送樣給國內AI伺服器液冷業者測試,帶動近期股價大漲。

氣立自結7月合併營收1.37億元、年增5.06%;稅前淨利900萬元、年增329.07%;稅後純益700萬元、年增120.68%;EPS回升至0.09元。氣立指出,7月毛利率略減,仍接近第二季32%水準,新臺幣匯率回貶,回沖部分未實現匯兌損失,但金額不大。

氣立指出,近年轉型從原生產氣體驅動元件跨足液體驅動元件,超音波液體流量感測器,今年打入國內半導體及PCB業龍頭大廠供應鏈,也送樣給國內AI伺服器液冷業者測試,預計今年完成認證,明年外銷,規劃幫感測器大廠代工、銷售給AI伺服器液冷業者。

氣立少量多樣化生產氣動元件,未來聚焦在半導體、醫療生技及智慧機器人三大產業,研發聚焦機器人、電控模組及感測器三大領域。臺灣廠原本生產氣動元件,目前已移往大陸上海廠集中生產,專注生產感測器高階產品。大陸浙江平湖廠提供大陸協作機器人廠傷的機械手臂外殼件設計到製造,目前稼動率逾80%,佈局協作機器人已有實績,規劃感測器結合機器人靈巧手搶攻機器人市場訂單,未來可延伸應用至機器人照護產業。

氣立指出,去年租地建泰國廠,預計第三季正式投產,生產特定型號傳統氣缸,主要供貨給泰國PCB及自動化業者,預估明年泰國廠佔整體營收比重會從今年1.5%提高至5%,約新臺幣7千萬~8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