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立、士電參展 搶機器人商機
氣立董事長遊本立(右)、副總經理遊博勳(左)父子,20日聯袂參加臺北自動化工業展,全力搶半導體及機器人產業訂單。圖/沈美幸
氣立、士電陸續切入臺灣半導體龍頭廠設備供應鏈,20日均參加臺北自動化工業大展,爭取機器人等產業訂單。受惠於半導體、醫療生技、智慧機器人等三領域定單,氣立期望下半年營收維持年增10%水準,全年營運轉盈獲利,未來每年營收追求二位數成長。
士電今年在臺北自動化工業大展,針對半導體業推出防水性高的伺服馬達、與無人自走車廠商合作推直流伺服器解決方案、Wi-Fi遠端控制智慧變頻器及通訊解決方案等產品。士電錶示,半導體龍頭大廠近年部分零件採進口替代政策,伺服馬達、人機介面及伺服器等產品改向臺灣採購,士電已少量供貨進行驗證。
氣立爲避開大陸氣動元件價格競爭藍海,近年研發聚焦機器人、電控模組及感測器三領域等主軸,今年再度參加臺北自動化工業大展,新開發仿生靈巧手首度亮相,氣立規劃今年完成二指及三指靈巧手開發,也展出超音波液體流量感測器、微型流量計等新產品。
氣立董事長遊本立、副總經理蘇志安表示,氣立未來發展聚焦在半導體、醫療生技及智慧機器人三產業,臺灣廠未來發展氣體及液體中高端元件,將感測器供應給半導體及生醫業者,同期佈局特殊氣體閥件。氣動元件移往大陸上海廠生產。大陸浙江平湖廠負責協作機器人機械手臂外殼件設計到製造。
遊本立指出,氣立未來將感測器結合靈巧手應用在機器人產業,未來可延伸應用機器人照護產業。氣立看好東南亞市場將是未來成長新動能,去年斥資在泰國租地建廠,初期以生產氣缸產品爲主,供貨給泰國當地臺商及經銷商。
氣立副總經理遊博勳指出,氣立超音波液體流量感測器可監測所有管徑內的液體流量,去年完成一般管徑感測器,今年開發微型及大管徑超音波液體流量感測器,將推能源管理模組,可監測碳排、電力與能源消耗,今年已打入國內半導體及PCB業龍頭大廠設備供應鏈,並送交國內AI伺服器液冷業者進行測試,今年要完成認證,明年開始外銷,計劃幫感測器大廠代工及銷售給AI伺服器液冷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