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網路期貨詐騙 社羣平臺FB延伸至Threads、僞冒合法期貨商APP
6月期貨商通報網路期貨詐騙案件共53件,較5月78件減少32%,但仍較4月案件數爲高,推測其原因可能爲經過4月及5月期貨商積極搜報檢舉期貨詐騙案件奏效,致案件數減少。就詐騙類型來看,6月仍以非法地下期貨及其他(招攬期貨開戶交易)佔58%最多,其次爲期貨交易課程之非法期貨顧問及代操期貨佔28%,冒名期貨業佔12%。
相關詐騙類型比重與5月相較,雖僅小幅變動,但值得注意的是,冒名期貨業詐騙案件佔比提升,6月被冒名的期貨商上升至3家。根據刑事局最新公佈第一季網路詐騙態樣,冒名機構的詐騙樣態佔逾七成最多,另數發部網路通報查詢網統計6月詐騙樣態,金融投資、身分冒充爲通報件數第二及第三多,期貨網路詐騙也呈現相類似的發展趨勢。
期交所舉辦反詐治理評鑑活動,鼓勵期貨商搜報網路期貨詐騙案件並建置「期貨商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提供期貨商即時分享及通報詐騙案件,目的即是希望讓民衆瞭解當前最新期貨詐騙手法,提升防詐意識與應對能力。依據期貨商迄今搜報三個月的案例來看,期交所提出兩項呼籲:選擇合法期貨商纔是王道。社羣平臺上免費、獲利的廣告貼文雖極具誘惑力,但只有合法期貨商才能保障交易人權益。網路上提供不明來源的連結、加Line,或接到期貨商或業務員Email或Line等,均應予以查證,且應避免立即回覆或點選。
民衆可上期交所網站(路徑:交易制度/期貨商名冊)或中華民國期貨業商業同業公會網站(路徑:相關連結/會員名冊),查詢合法期貨業者之基本資料及電話。此外,期交所反詐騙專區亦提供各期貨商之反詐諞電話專線,可以電話向期貨業者查證。此外,數發部設有「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可提供民衆貼上網址初步查詢是否疑似詐騙內容。經過上述查證後,再決定是否依其要求辦理,避免踏入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