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瘋狂30天:7月多晶硅漲幅超70%,焦煤連續2天漲停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趙鵬

7月,國內期貨市場迎來一波暴漲行情,按照結算價計算,多晶硅、焦煤、焦炭主力合約7月漲幅分別爲51.45%、28.31%、14.79%。

期間,焦煤連續拿下2個漲停板,有網友驚呼“絕代雙焦”(期貨投資者對“焦煤焦炭”的俗稱)再度雄起。若從最大漲幅看,多晶硅、焦煤、玻璃、集運指數(歐線)、焦炭、碳酸鋰、工業硅、純鹼、氧化鋁、硅鐵等期貨主力合約7月最大漲幅均超過20%。

其中,多晶硅主力合約最大漲幅達70.79%、焦煤最大漲幅達58.67%。

7月漲幅TOP10品種(按結算價計算),數據來源:WIND,時代週報記者/制

與此同時,期貨市場成交量和成交額也開始飆升。對於7月交易規模大幅增長的原因,格林大華期貨副總經理、首席專家王駿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黑色金屬與建材板塊成交量環比出現97.6%的增幅、成交額環比增長94.6%,成爲7月引燃期貨市場增量的重要動力;有色金屬成交量和成交額環比分別增長70.5%和52.8%,助力7月市場成交回升;能源和化工兩大板塊7月成交量環比分別增長21.7%和22.1%、成交額環比增幅爲8.5%和23.8%,原油、煤焦、化纖等活躍進一步加持市場交易規模增長。

“農產品和軟商品、金融期貨、貴金屬持續活躍也是7月交易規模大幅增長原因。”王駿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農產品市場的飼料養殖和軟商品板塊齊發力,成交量環比分別增長21.8%和32.8%,雞蛋、生豬、豆粕、紅棗、棉花成交活躍。隨着A股人氣回升,成交量和成交額環比分別大增36.9%和38.2%,推動偏權益類投資的交易者參與金融期貨進行套利或對衝現貨風險。貴金屬板塊7月份成交量和成交額環比分別增長10.3%和3.3%,仍然維持其上半年以來的熱度,有不少交易者持續關注和參與。

針對期貨市場火熱的品種,大商所、廣期所紛紛開啓限倉。企業層面,8月以來已有比亞迪(002594.SZ)、時創能源(688429.SH)、螢石網絡(688475.SH)、深圳華強(000062.SZ)、華明裝備(002270.SZ)等22家上市公司發佈與套期保值相關的公告。

7月期貨市場成交火熱

整個7月,期貨市場上多晶硅的表現最爲亮眼,多晶硅PS2508合約從7月3日盤中最低30030元/噸,一路飆升至55285元/噸,最大漲幅達70.79%,領先焦煤期貨超10個點。隨後,多晶硅PS2508合約轉入寬幅震盪。不論是最大漲幅還是以結算價計算的整個7月漲幅,多晶硅都穩居榜首。

7月最大漲幅TOP10品種,數據來源:WIND,時代週報記者/制

通常來說,期貨價格大幅波動之時,往往伴隨着成交量的明顯放量。7月多晶硅、玻璃、純鹼期貨成交量環比最爲明顯。具體來看,多晶硅期貨7月成交量爲2547.05萬手,環比增長484.69%;玻璃期貨7月成交8019.01萬手,同比增長330.97%,環比增長130.5%;純鹼期貨7月成交量爲7720.28萬手,同比增長113.67%,環比增長135.91%。

8月5日,中期協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上市的152個期貨期權品種,以單邊計算,7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爲10.59億手,成交額爲71.3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89%和36.03%。1月至7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爲51.35億手,累計成交額爲411.0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11%和23.09%。7月末,全國期貨市場總持倉量較上月增長3.98%。7月末期貨市場持倉量是歷史第二高,僅次於今年3月末的持倉量。

從各家期貨交易所的成交情況看,上期所7月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13.23%和2.19%,上期能源7月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13.7%和下降1.68%,鄭商所7月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58.46%和23.26%,大商所7月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33.24%和33.18%,中金所7月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35.11%和64.79%,廣期所7月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513.26%和597.73%。

按照成交額統計,排名各商品期貨交易所前三的品種分別爲上期所的黃金期貨、白銀期貨、原油期貨,鄭商所的純鹼期貨、玻璃期貨、燒鹼期貨,大商所的焦煤期貨、棕櫚油期貨、豆粕期貨,廣期所的多晶硅期貨、碳酸鋰期貨、工業硅期貨。

按照成交量統計,排名各商品交易所前三的品種分別爲上期所的螺紋鋼期貨、白銀期貨、熱軋卷板期貨,鄭商所的玻璃期貨、純鹼期貨、PTA期貨,大商所的焦煤期貨、豆粕期貨、聚氯乙烯期貨,廣期所的工業硅期貨、多晶硅期貨、碳酸鋰期貨。

基本面和消息面共振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7月期貨大漲或與各行業反內卷政策陸續出臺以及去產能息息相關。多晶硅、焦煤、焦炭的大漲都受益於此,在這些漲幅領先的期貨大漲過程中,均是基本面和消息面共振的結果,並伴有各類的傳聞。

在“反內卷”政策預期升溫,市場期待供給側2.0政策出臺的背景下,多晶硅的行情已經啓動,而7月中旬的市場傳聞爲多晶硅行情再添一把火。彼時,有消息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下稱“光伏協會”)要求硅片環節的最新報價不能低於成本,電池、組件均有最低售價要求,漲價氛圍在產業鏈傳導,這驅動了多晶硅期貨進一步大漲。

時隔僅十餘天,光伏協會就對前述消息進行了闢謠。7月29日晚間,光伏協會緊急發文澄清:“近日,有部分自媒體發佈了關於光伏行業反內卷,特別是多晶硅方面工作的新聞,相關內容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然而,多晶硅沒有大幅下跌,而是維持寬幅震盪。

方正中期首席新能源研究員魏朝明對時代週報記者指出,7月多晶硅大漲有對前期價格非理性下跌進行修復的因素,價格突破去年末高點後,參與者不排除有一定跟隨性成分。

針對多晶硅後市展望,魏朝明認爲“短期價格處於平臺盤整階段,隨着生產企業賣保積極性的提升,後期期現貨價格或難以複製前期漲勢,不排除有階段性回調可能,建議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根據自身風險敞口謹慎管理相關價格風險。”

類似的行情也出現在雙焦期貨上,但雙焦見底的時間略早於多晶硅。在經歷近4年下跌之後,焦煤焦炭迎來了曙光。二季度焦炭第四輪降價落地,市場情緒好轉,繼續提降預期消散使得雙焦迎來一波小漲。不過,在反內卷以及供給側2.0出臺預期的背景下,雙焦開啓了新一輪上漲。

據央廣網報道,7月中下旬,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佈促進煤炭供應平穩有序的通知。通知提到,全國煤炭供需形勢總體寬鬆,價格持續下行,部分煤礦企業“以量補價”,超公告產能組織生產,嚴重擾亂煤炭市場秩序。本次覈查範圍爲山西、內蒙古、安徽、河南、貴州、陝西、寧夏、新疆等8省(區)的生產煤礦,已進入聯合試運轉的煤礦參照生產煤礦進行覈查。

據央廣網報道,具體覈查內容包括:一是煤礦2024年全年原煤產量是否超過公告產能(其中已進入聯合試運轉的煤礦以公告的建設規模爲準,下同),2025年1-6月單月原煤產量是否超過公告產能的10%;二是企業集團公司在安排2025年計劃時,是否向所屬煤礦下達超過公告產能的生產計劃及相關經濟指標;三是煤礦在安排2025年季度、月度生產計劃時,是否存在不均衡、不合理的情況。

海通期貨黑色高級研究員魏亞如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7月份以來雙焦市場大幅上漲的邏輯是,先由宏觀預期帶動期貨價格上漲,期貨的大幅上漲進而帶動基本面改善。反內卷背景下,前期下跌幅度較大的焦煤受資金和情緒推動成爲黑色系上漲幅度最大品種。7月下旬煤炭超產檢查消息發酵進一步推動市場情緒,投機需求上升,同時期現商持續進場拿貨,鎖住了部分現貨庫存,加上下游補庫增加,焦煤階段性供不應求,期現“左腳踩右腳”共振上行。

“從需求端來說,反內卷政策的利好以及下游鋼廠的高利潤對焦煤焦炭的價格有較強支撐,高利潤導致鋼廠自主性減產的概率較小,因此即使現階段處於需求淡季,鐵水產量也處於歷史同期高位水平。”魏亞如坦言,煤礦端高庫存局面明顯轉變,在供給預期收緊,而鐵水產量持續高位的背景下,焦煤價格在短期內有較強支撐,焦炭價格也因成本端的強勢價格較難下跌,隨着對政策情緒逐漸消退,交易邏輯迴歸基本面,雙焦進入溫和上漲。

交易所採取限倉措施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7月期貨市場波瀾起伏般的行情對市場各方均產生了較大影響。除個人投資者、CTA策略投資機構產生大幅盈虧之外,對商品產業鏈企業也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迫使上市公司積極參與套期保值。對於波動較大的品種,期貨交易所也紛紛出臺限倉措施。

早在7月中上旬行,廣期所已先後在7月10日、17日、23日出颱風控措施,提高工業硅、多晶硅期貨漲跌停板幅度及交易保證金,提高工業硅、多晶硅、碳酸鋰相關期貨合約開平倉交易手續費標準,縮窄工業硅、多晶硅相關合約交易限額等。

7月下旬,大商所對焦煤出手,廣期所對部分品種再度採取限倉措施。7月25日,大商所對焦煤期貨JM2509合約實施單日開倉量不超過500手的嚴格限制。廣州期貨交易所同日將碳酸鋰期貨LC2509合約單日開倉量限制在3000手以內。

隨着工業硅、多晶硅、碳酸鋰期貨一路高歌猛進,7月30日,廣期所限倉措施進一步嚴格。廣期所要求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工業硅期貨2509、多晶硅期貨2509、碳酸鋰期貨2509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500手,在三大品種2510、2511、2512、2601合約上單日開倉量均不得超過2000手。

一位在黑色產業鏈企業從事衍生品交易的資深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爲了應對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企業才進行商品衍生品交易,因此,大多以風險管理、提升自身風險抵禦能力爲主。雖然短期市場有波動,但只要保持倉位適當,整體風險仍然可控。

據時代週報記者不完全統計,8月以來已有22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有關套期保值的公告,也有與多晶硅套期保值相關的公告。根據時創能源發佈的公告,爲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風險,公司及子公司擬開展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商品期貨和外匯套期保值業務。其中,商品套期保值業務品種包括但不限於多晶硅、白銀、銅等商品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