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核電致電價失調?曾文生:外界質疑不公平

曾文生指出,核電對於營收影響方面,核一廠在2019年7月運轉執照屆期,核二廠1號機組則在2021年中提早停機,2022年臺電實收電價每度2.72元、核能售電成本每度2.01元,全年影響金額爲50億元;2023年核二廠2號機組運轉執照屆期,臺電實收電價每度3.07元、核能售電成本每度1.95元,全年影響金額143億元;2024年7月,核三廠一號機停役,臺電實收電價每度3.48元、核能售電成本每度1.99元,全年影響273億元。

同時,曾文生表示,核二廠一號機之所以提前停機,是因爲十幾年來,臺電拿不到新北市發出的幹貯設施興建執照、燃料棒無法移出,更導致核二廠一號機提早除役,假如真的對電價造成影響,是因爲「臺電也沒有選擇的機會」;因此,拿核電來批評電價,對臺電並「不公平」。

太陽光電部分,曾文生亦說明,臺灣最主要的四家光電業者森崴、泓德、寶晶、雲豹,其轉供率皆有8成以上,雲豹更有云豹更有超過9成賣給民間,去年臺電僅向四家業者購買合計3.3億度光電,價格約15億元,並非造成臺電虧損的主要原因。

曾文生表示,外界認爲臺電圖利光電業者,但其實民間確實有光電需求,光電業者也選擇賣到民間,臺電不是這幾家光電業者的主要購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