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務低迷,特斯拉發力無人駕駛和機器人
7月23日美股盤後,特斯拉(TSLA.US)公佈了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持續低迷的汽車銷量下,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均呈現雙位數下滑。
財報顯示,第二季度,特斯拉實現營收224.96億美元,同比減少12%;歸母淨利潤(非GAAP)爲13.93億美元,同比下滑23%;毛利率爲17.2%,相比去年同期的18%略有下滑,但高於市場預期的16.5%。至報告期末,特斯拉的自由現金流同比劇減89%至1.46億美元,環比一季度的6.64億美元也出現大幅減少。
01 汽車業務成業績拖累
對於業績表現不佳的原因,特斯拉表示主要是由於銷量下降和碳積分收入減少。
本月初公佈的銷售數據顯示,特斯拉二季度銷量同比下降13.5%至38.4萬輛,創下單季銷量最大降幅。受此影響,特斯拉汽車業務收入降至166億美元,已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滑,拖累業績表現。
同時,由於近期美國取消部分電動車補貼和新能源產業稅收抵免政策,特斯拉從出售碳積分獲得的收入降至一年來的低位,爲4.3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超50%。馬斯克對此表示,特斯拉正處於一個“不尋常的轉型期”,公司在美國喪失電動汽車補貼政策,恐怕會面臨“好幾個形勢嚴峻的季度”。
相較之下,特斯拉儲能業務二季度營收爲27.9億美元,同比下降7%,但環比有微小增幅,整體毛利率擴大至30.3%。而服務與其他業務收入達30.5億美元,同比大增17%,成爲二季報亮點之一。特斯拉表示該項業務收入增長受益旗下超級充電網絡的擴充,至報告期末,特斯拉超級充電樁淨增超過2900個,同比增長18%。
02 寄希望於Robotaxi和Optimus
爲挽回汽車業務頹勢,馬斯克表示將持續拓展汽車產品線,包括推出首款經濟車型,並確認該車已於6月推出,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實現量產。此外,特斯拉還將繼續開發Semi和Cybercab,均計劃於2026年實現量產。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也釋放了多個積極信號以重振市場信心。
截至6月底,特斯拉車主FSD累計行駛里程已超過45億英里,其中,第二季度特斯拉車主在FSD模式下累計行駛里程超過10億英里。馬斯克透露,FSD的推廣面臨監管挑戰,特斯拉正致力於讓FSD進入歐洲市場,並稱FSD即將迎來重大更新,計劃在明年推出A15。
關於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目前特斯拉正致力於將該業務擴展到佛羅里達州、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等地,目標是到2025年底讓美國一半的人口能夠享受到Robotaxi服務。
據瞭解,特斯拉於6月22日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正式啓動Robotaxi試點服務,首批乘客乘坐Robotaxi只需支付4.2美元的固定費用。特斯拉表示將努力把Robotaxi的每英里成本降到0.3~0.4美元(約合人民幣2~3元),預計Robotaxi業務要明年年底才能實現盈利。
談到人形機器人,馬斯克表示,三個月左右就可能看到Optimus V3 新版本的原型機,預計2026年開始批量生產。馬斯克稱,“很難預測一兩年之後人形機器人會發展成什麼樣子,但我們在5年內,實現月產10萬臺Optimus機器人是可行的。”
本文源自銀柿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