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5種數據非法採集被“點名”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佈了《關於汽車數據處理5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檢測結果顯示,在參與檢測的13家企業的49款車型中,部分車輛存在數據安全隱患,其中5種數據非法採集行爲被明確“點名”。該檢測通報也引發廣泛關注,將汽車數據安全問題推到輿論風口浪尖。 此次檢測重點針對車外人臉信息等匿名化處理、座艙數據車內處理、默認不收集座艙數據、處理個人信息顯著告知以及精度範圍適用等5項要求重點檢測。通報顯示,部分車型存在數據安全問題,主要表現爲:車端匿名化處理的視頻圖像中人臉目標的匿名化檢出率低於90%;處理敏感個人信息的同意期限設置爲始終允許或者永久;持續收集敏感個人信息時,未通過車載顯示面板圖標或信號裝置指示燈的閃爍或長亮等方式提示收集狀態;車載系統上的應用程序缺乏隱私政策等。 “必要數據和過度索取的界限是不同的。一些基礎智能功能,僅需匿名化、聚合化的數據即可實現,無關個人身份。”北京恆都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周衛法指出,曾經被車主投訴的突然彈出的“車機廣告”就是侵犯用戶隱私的典型代表。據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