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爆現場急救人員喊「黑牌別救了」 一圖看「重大事件檢傷分類」
▲有路人在氣爆發生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替傷者進行CPR。(圖/翻攝自Threads)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臺中新光三越13日突發嚴重氣爆釀4死37傷,大樓外牆全被炸開,建築結構散落街道。有網友在Threads上分享一名路人克服恐懼,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替遭受波及的傷者CPR的影片,卻被一旁急救人員告知「這直接黑牌,不用救了」引發熱議。事實上,根據三軍總醫院課程資料顯示,當出現大量傷患事件時,現場患者必須進行檢傷分類,其中「黑牌」代表心臟停止、視同已死亡,爲最不優先等級。
從網友轉發的影片中可見,該名熱心路人持續且奮力地替傷者CPR,一名急救人員突上前告知「這個直接黑牌,不用救了」,令人心碎,短短几秒影片引起討論。有人直呼,「天哪,是我聽錯嗎?他說不用救了」、「直接宣判死亡真的很揪心」;但有網友解釋,「檢傷分類是必然的,也是爲了讓寶貴的搶救時間發揮到極致」、「檢傷分類真的很痛苦,受訓時看過有學長在太魯閣翻覆檢傷分類的紀錄影片,真的覺得很難承受,辛苦各位在一線的學長姐」。
▲重大事件檢傷分類。(圖/取自三軍總醫院製作的核心課程PTT)
根據三軍總醫院製作的核心課程PTT指出,當一個事件產生的患者數量,超過以平常運作方式可以負荷的情況時,需評估傷病患情況,排定優先順序,因此檢傷分類很重要,其原則爲檢傷本身不做治療,利用傷票分類、標示患者,「以有限的人力、資源,在最短的時間救治最多的病人」。
資料指出,從最優先級別依序是紅色(T1極危險),第一優先、立即治療;黃色(T2危險),第二優先、延遲治療;綠色(T3輕傷),最低優先、輕微;黑色(T4死亡)。
內容也提到,檢傷的分類原則,首先治療垂危但有救的病人;不斷地走動,再分類;勿在一個人身上停留太久;只做簡單而可以穩定且不耗人力的急救動作;心臟停止視同已死亡,爲最不優先;明顯感染的患者要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