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發明專利鴻海重奪榜眼 臺積電挑戰全年「2000門檻」
第二季發明專利申請排名公佈,護國神山臺積電以562件雄踞第一,年增逾8成,全年有望挑戰自身紀錄。(資料照)
經濟部智慧局今(31日)公佈第二季發明專利申請排名,護國神山臺積電以562件雄踞第一,比去年同季增逾8成,全年可望挑戰自己維持的1956件紀錄,甚至直衝國內史無前例的「2000門檻」。值得注意的是鴻海回來了,本季重奪榜眼位置,顯示研發重回臺灣佈局策略。
外國人發明專利申請則共7159件,半導體設備之王美國應用材料,以242件連兩年同季第1,其次是南韓電商龍頭韓領(酷澎)203件、三星電子178件等。排序第6的日本信越化學則創下該公司單季史上最高紀錄。成長率方面,以第7名的日本鎧俠件數翻倍成長最優。經濟部智慧局長廖承威表示,這顯示臺灣獨步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鏈,吸引半導體相關業者及電商積極前來投資佈局。
本土發明專利1.2萬件,臺積電以562件穩居龍頭,自2017年第2季起,連9年高居第一。且年增幅高達8成2,合計上半年867件,年增也有2成。由於照過往趨勢,臺積下半年申請件數強過上半年,因此挑戰自己2023年創下的1956件紀錄,很有機會,甚至可以鎖定過去未有人企及的2000件門檻。
但以成長率來看,這次大進步擠入第2名的鴻海,雖101件離老大甚遠,可成長幅度274%,代表重回臺灣拓展專利決心。第5的臺達電、第10是記憶體大廠旺宏,均以2位數的幅度增加,且都連續2年正成長,同樣顯示強烈佈局專利企圖心。
對於臺積電仍否挑戰紀錄,廖承威說,專利只是其冰山一角,浮出冰山5%不到, 2025年研發經費80億美元,又比2024年64億美元成長很多,別說2000,要3000件、4000件,只要董事長魏哲家願意也都無問題。至少從數字看,研發動能持續不斷,仍是一個人的江湖。
至於鴻海,廖承威表示,其科技專利佈局在2011年前,可說是年年第一,後來改走「重質不重量」路線,淡出排名。但去年又重新進入前十,這是公司策略上有大改變。想要強化臺灣佈局,且有些外顯性東西 ,可逆向工程(破解)回去,就不好採營業秘密保護,還是要申請專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