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開工量年增32% 住商:建商頂壓力「不得不開工」

▲Q1不含農舍的住宅開工量達3萬3232宅,較2024年同期的2萬5168宅增加約32%。(示意圖/ET資料照)

記者項瀚/綜合報導

Q1不含農舍的住宅開工量達3萬3232宅,較2024年同期的2萬5168宅增加約32%。專家表示,往前推開工限制的前18個月,爲2023下半年,適逢新青安政策,吸引大批業者推案,而如今雖面臨打房,但無奈之下只得開工。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56/賣房繳稅霧煞煞! 達人曝:新北1290萬元小宅「多繳35萬稅金」

住商機構統計內政部數據,Q1全臺不含農舍之住宅量開工量達3萬3232宅,此規模堪比2022、2023年的房市旺季,較2024年同期的2萬5168宅增加約32%。

其中,四都開工量呈現年增,尤以新北市成長最爲明顯,Q1工量高達6899宅,較去年同期大增246.7%;高雄則從4501宅上升至7654宅年增率達70.1%,另外臺中也增加超過5成,桃園則小幅增加6.6%。

▲六都暨全國曆年第一季開工數統計。(表/住商整理)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據央行規定,業者購地後需於18個月內開工,以此推算此波開工潮起始於2023年下半年之後的推案,當時適逢新青安政策,吸引大批業者進場。」

徐佳馨接着說:「歷經2024年打房,房市急凍,業者雖想繼續延後開工,但受限於限期壓力,無奈之下只得開工,因此造就這一波開工潮。」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補充:「今年初,尤其是3月時,是美國尚未發起關稅戰前,房市逐漸有打底回溫趨勢,同時近年來低首付、工程期零自備款逐漸成爲預售案潮流,此類建商初期預售所獲得金流減少,爲不影響後續銷售,延不得再延,因此讓建商願在年初果斷開工。」

至於新北開工量增加最多,賴志昶表示:「主因爲區域近年來受惠於重劃區議題,加上軌道經濟加持,磁吸首購族羣移入,加上地區吸引各大建商齊聚插旗,第一環行政區爭先創造不少高單價新案,也加深開發商推案信心。」

至於高雄,開工量體則創下近10年來新高,賴志昶表示:「主因爲區域受惠於半導體龍頭進駐等因素加持,區域房市前景頗受市場看好,同時在地包含捷運、輕軌等機能日漸齊全,加上高雄在地觀光資源日益蓬勃,更加大建商進場意願,讓在地品牌在房市趨冷情況之下,仍是大膽開工。」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補充:「過去房市暢旺時,新案供給多,甚至加上產業園區積極擴廠,開發商遇到搶人大戰,比較會出現延後開工的現象,如今雖市場上確實不少開工與銷售同步,特別是重劃區多可同步執行,至於先開案、再開工,兩者時間差不多抓在半年左右,比較不會再有遞延的狀況發生。」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56/賣房繳稅霧煞煞! 達人曝:新北1290萬元小宅「多繳35萬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