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軍費衝GDP 3%軍購爆增!前空軍副司令籲2事:出錢是大爺

圖爲F-35戰機。(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14日召開今年首度國家安全高層會議,並於會後記者會宣佈因應川普2.0計劃,政府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以上目標。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認爲,增加的預算多會是用於軍購,應該要爭取美軍第一線裝備而非舊貨,也要符合臺灣的防衛作戰需求,而購買許多高精密武器裝備,國軍人員素質提升也很重要。

張延廷14日在政論節目《頭條開講》表示,國防預算增加到GDP 3%相當於會有8000億元、非常多,國防預算可以分成軍事投資、作業維持和人員維持。會增加的部分是軍事投資,這又可以分成軍購和國防自主,但臺灣的國防自主能量有限,因此大部分都是要買現貨,也就是軍購。

但張延廷指出,中華民國購買的裝備,很大一部分不是一線裝備,而是美國即將汰除的、都已經過時了,像是P-3C反潛機、軍艦等都是接受美國淘汰的;現在武器推陳出新的速度非常快,應該購買美軍現役的武器裝備,比如F-35匿蹤戰機,連F-15、F-18都不該考慮。

張延廷續指,購買的武器要符合臺澎防衛作戰需求,否則就是浪費公帑,臺灣沒有必要買手榴彈、M136火山佈雷系統,而且這些武器裝備20、30年之後就報廢。

張延廷也說,要爭取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出錢的應該是大爺,都已經要編列那麼多預算,就應該爭取,且不是都說臺美關係有史以來最好,結果買的都是不需要的,甚至有發黴的舊貨,軍購應該爭取主動權。

至於賴清德也談到3大工作方向,張延廷認爲,建軍備戰的部分應該先解決募兵問題,否則買了武器裝備也沒有人使用,但也不能刺龍刺鳳、吸毒的都招募進來,良莠不齊也是大問題。募兵、招生的素質很重要,現在先進的武器裝備買那麼多,但如果招募進來的兵員素質有問題,也很難發揮戰力。應該先兵強馬壯,提升軍隊素質,因爲武器裝備越來越精密,不只是預算增加,人員的調整,素質提升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