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67%中國CEO更信任將AI融入其核心流程

本報記者 杜麗娟 北京報道

“儘管短期挑戰不容忽視,但72%的中國內地CEO對未來三年的業務增長前景依然保持樂觀,這顯示出他們對經濟長期發展抱有積極預期。”普華永道中國公共事務主管合夥人周星表示。

近日,普華永道發佈了《第28期全球CEO調研中國報告:重塑商業模式,賦能新質路徑》調研報告。報告認爲,儘管當前宏觀經濟挑戰可能會影響短期經營與預期,但市場主體的信心依然存在。“我們認爲這種信心來自多方面,包括對中國及全球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預期,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激勵以及中國企業全球化佈局的推進等方面。”周星解釋。

除此之外,經過多年的數智化實踐積累,中國正成爲全球創新策源地,這吸引了全球頂尖跨國企業將中國作爲前沿研發的核心陣地。

報告顯示,中國內地CEO對企業的長期生存能力越來越有信心,僅有44%認爲如果公司繼續按照當前的發展軌跡前進,可能會在十年內面臨生存挑戰,這一比例較2024年的75%顯著下降。

近年來,隨着國家轉向以新質生產力爲特徵的高質量發展,電動汽車、AI模型、機器人和先進製造等戰略新興產業的表現尤爲突出。

普華永道中國市場主管合夥人王崧認爲,當前全球經濟已進入深度調整期,CEO們需要對公司創造、交付和獲取價值的方式實施變革。“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近兩年來中國在生產要素提升、商業模式轉型和產業鏈智能重塑方面均表現出區別於傳統工業化國家的商業進化路徑,也爲全球商界在中國的投資和發展開拓了新機遇,凸顯了中國市場在全球經濟轉型期的新優勢。”

據悉,去年9月26日以來,隨着中央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落地實施,創新驅動與技術突破持續迭代賦能千行百業,這提高了中國市場對全球資本的吸引力。

調研發現,隨着AI在全球範圍內被廣泛接受,中國內地(49%)和香港地區的CEO(67%)對將AI融入其核心流程表現出了較高的信任度,而全球CEO的這一比例僅爲33%。這種信任對於充分發揮AI技術的潛力並在組織內推動創新至關重要。

普華永道中國人工智能主管合夥人周偉然解釋,高信任度部分源自於中國在過去一年從GenAI的本地化發展取得的突破。調研結果顯示,64%的中國內地CEO(香港地區73%,全球56%)認爲其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63%的中國內地CEO(香港地區68%,全球34%)表示盈利能力有所增強,這些數據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

“可以看出,AI在提升中國企業運營表現方面應用日益廣泛,涵蓋了數據分析、任務自動化和客戶互動等多個方面,這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也加速了整個行業的智能化及數字化轉型進程。”周偉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