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臉綠!最肥2大買家「斷俄油」外媒曝陸4家石油巨頭全砍單

大陸石油國企暫停購買俄油。(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財政部22日宣佈制裁俄羅斯兩家主要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Rosneft)與盧克石油(Lukoil)後,外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大陸四家國有石油巨頭已暫停購買俄羅斯海運石油,形同對俄能源收入再添壓力。

據《路透》報導,除大陸之外,印度這個全球最大海運俄油買家之一,也傳出計劃大幅減少進口量,以符合美方針對相關企業與船隻的制裁規範。俄羅斯兩大出口市場若同時退場,恐對莫斯科石油收益造成重大沖擊,並推升全球原油的需求與價格。

消息人士透露,大陸四家國營石油公司包括中國石油(PetroChina)、中國石化(Sinopec)、中國海洋石油(CNOOC)與振華石油(Zhenhua)因擔心遭受波及,至少在短期內不會透過海運購買俄油。至於是否永久停止進口,上述企業至今未發表正式迴應

目前大陸每日透過海運進口的俄油約140萬桶,主要買家爲地方「茶壺煉油廠」。根據Vortexa統計,今年前9個月,大陸國營企業平均每日購買量低於25萬桶,顧問機構Energy Aspects則估計約50萬桶。

其中,中國石化旗下的貿易子公司聯合石化(Unipec),在英國上週將俄羅斯石油、盧克石油及一家中國煉油廠列入制裁名單後,已停止進口俄油。貿易商指出,俄油銷往大陸多經中間商而非直接交易,雖然國營企業暫停採購,部分民營煉油廠仍可能持續進貨,但會先觀望制裁實施後的市場變化。

報導指出,美方宣佈制裁前,用於11月裝船的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管線(ESPO)原油報價,已從10月初每桶溢價1.70美元降至約1美元。

目前,大陸仍透過管線自俄羅斯每日進口約90萬桶原油,主要供應給中石油,該部分並未受到制裁直接衝擊。隨着大陸與印度轉向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等非制裁地區尋油,業者預估全球石油市場供應結構將再度洗牌,油價短期內恐持續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