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訪華 鞏固俄中印能源三角
俄羅斯總統普丁8月31日赴天津出席上合峰會。圖爲普丁抵達天津走下專機畫面。(新華社)
俄羅斯總統普丁8月31日赴天津出席上合峰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同臺亮相。在西方制裁壓力下,普丁此行首要任務是確保印度維持原油進口,並推動中方同意「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線,外界將本次會面視爲檢驗「俄中印能源三角」能否延續的關鍵時刻。
美媒分析,俄中印三國在國際制裁壓力下誕生「能源三角」的權宜之計,2023年以來,中印吸納俄羅斯逾半數能源出口,成爲俄國一大經濟支柱。學界分析,石油與天然氣仍是俄羅斯最核心的出口收入來源,但印度對中國的疑慮依舊存在,而中國則警惕對單一能源供應商的過度依賴。
普丁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印度持續採購俄羅斯原油。由於中國短期內調整採購量的機率極低,俄國必須確保穩定的買方。然而,美國近日以印度大量購買俄羅斯能源爲由加徵50%關稅,莫迪面對美國一向態度強硬,卻已經開始減少採購,10月起採購量將下修至140至160萬桶。
第二項任務是爭取中方同意醞釀已久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 2)管線計劃,增加對中國沿海城市的天然氣出口。該計劃年運量高達500億立方公尺,可望填補俄歐能源貿易斷裂的市場缺口,但中方迄今態度消極。分析稱,原因包括國內天然氣需求增速放緩、再生能源崛起,以及避免依賴單一來源的戰略考量。
除管線外,俄方也可能推動北極LNG二號(Arctic LNG 2)的對中出口銷售。該計劃是俄國開拓新能源市場的核心行動,上週已有首批運往中國的油輪靠港,顯示全案已略有進展。
文中稱,俄中印的能源合作雖帶有權宜色彩,卻已在西方制裁下形成相互依存的格局。中國若欲穩固與印度的合作,就必須提出讓印度「感到划算」的條件。隨着美國關稅政策持續施壓,未來數月的能源決策,將是檢驗「能源三角」能否走向長期戰略伙伴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