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行政院880億紓困話術 藍委:貸款優惠還不如新青安
國民黨立委黃健豪。(本報資料照片)
川普對等關稅案公佈36小時後,行政院召開記者會所提出的因應方案,國民黨立委黃健豪表示,政府計劃提供880億元臺幣的九大面向20項措施「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他不反對,認爲有很多人需要這筆錢救急,甚至覺得這金額太少。所謂的四大金融措施,只是貸款且條件嚴苛,不是真的紓困,擔憂中小企業無法藉此撐過去。提出「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貸款利率2.22%,那還不如炒房,新青安的利率是1.56~1.84%。
黃健豪說,他只是區區一個面臨罷免的在野黨立委,人微言輕,但還是要提醒行政部門,880億臺幣,只不過是26億美金,但我們今天面對的是美國2.44兆臺幣、739億美金的貿易逆差金額。核心問題,貿易逆差是直觀可見,解方大概就是對美採購、對美關稅、美債。
黃健豪指出,行政院記者會只交代了短期馬上面對關稅衝擊,對內怎麼救急,但似乎沒有提到,對外政府到底準備了什麼?行政院長卓榮泰在記者會上說下週要邀請國會朝野共商國是,面對關稅貿易戰的重大沖擊,他的立場是要合作面對,但是「團結國家」目前看起來只是口號,實際上癱瘓國會運作的是執政黨,不是很確定議場隨時會被執政黨癱瘓的情況下,什麼時候能順利開會?
黃建豪也提出8點建議,第一,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說,要去找美國國會議員及各州參衆議員、美國商會遊說。一方面這是日常就有在做吧?不然駐美代表處在忙什麼?另一方面,該遊說的不是國會議員或各州了,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總統川普到底有沒有溝通管道?
第二,財政部提一個「簡化通關」降低行政成本,保稅區通關全免裝箱單,只要按月彙報報關案件,每月可減少約20萬份裝箱單及作業時間 ,以及擴大實施海關遠端稽覈,減少監管海關實地查覈,減輕法遵成本。這也是本來就該做的,爲什麼之前業者抱怨都不聽?
第三,在《產業創新發展條例》上作文章,這根本是拿中長期政策來混,產業遇到的問題是馬上關稅要提高了,可能營收驟減,結果政府提的解方之一是快點加碼投資來轉型?錢在哪?第四,經濟部盤點哪些產業受到32%關稅政策衝擊,最常出現的辭彙是:後續衝擊將持續評估。不知道該說什麼,經濟部都不知道衝擊多少了,個別業者怎麼辦?
第五,經濟部的「補助研發轉型」部分,近3年有輸美實績廠商,個案補助500萬元。單位是臺幣,「我真的覺得就直接當補助紓困,500萬臺幣要研發什麼?」第六,「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提供每家最高3500萬元、貸款利率2.22%的貸款。這些企業是幫臺灣賺錢,養活許多勞工家庭的企業,創造這麼多產值,結果遭逢國際劇變,政府給的貸款優惠是2.22%,那還不如炒房,新青安的利率是1.56~1.84%。
第七,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說,相比中國、東南亞各國,臺灣在這波關稅下,成本反而增加比較少,臺商可以選擇回臺擴廠降低衝擊,美國公佈的供應鏈白名單讓臺灣得到更多訂單。這位主委完全不知民間疾苦、沒跟上時代,臺廠根本不存在回臺投資的問題,或者被美國視爲紅色供應鏈制裁的問題,是接下來對美的高關稅,訂單及營收怎麼辦的問題!
第八,不斷強調美國算式不合理,其他國家都已經陸續展開對話或談判或自保,民衆想看到的是這個,不是聽行政院長和各部會首長吐苦水和抱怨。最後,黃健豪表示,如果中華民國這麼多官員會商討論兩天後的結論只是提出880億方案,那引述行政院長的結論:要有心理準備面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