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新能源棄電困局,山東首推低至0.2元/度的深谷電價

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4月15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山東深化分時電價改革,促進新能源消納和惠企利民情況並答記者問。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勇在會上表示,分時電價政策運用價格槓桿引導“錯峰用電”,既幫用戶省錢,又減輕電網壓力,同時還促進了新能源消納。近年來山東省午間新能源消納能力增加約583.87萬千瓦,晚峰用電負荷轉移約225.51萬千瓦,在新能源年均增長1500萬千瓦的情況下,山東電網新能源利用率連續多年保持較高水平。

據澎湃新聞了解,作爲新能源大省,山東光伏裝機容量全國第一,生物質發電和風電裝機分列全國第二、第五,2024年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再創歷史新高。但新能源的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特徵對電網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與此同時,近年來山東夏季最高用電負荷屢創新高,春秋兩季新能源消納壓力逐步加大,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的電力供需矛盾與日俱增。

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嶽建如介紹,該省新能源裝機容量已突破1億千瓦,其中光伏發電裝機達到8000萬千瓦,特別是春秋兩季風電光伏季節性大發,新能源出力“午間高、夜間低”的波動特性尤爲明顯,午間新能源消納難已成常態。爲此,山東的“五段式分時電價”通過在光伏大發時段設置低谷電價,價格最大下浮90%,引導用戶主動調整生產時序,積極消納新能源棄電。2024年,通過分時電價引導山東電網午間增加填谷負荷最高達583.87萬千瓦,增加風光等新能源消納量23億千瓦時,調節作用顯著。

山東是全國首個推出深谷電價的省份。“五段式”分時電價政策簡單來講,就是將1天分爲尖、峰、平、谷和深谷五個時段,以2025年4月份35千伏一般工商業電價爲例,低谷時段爲10:00至15:00,電價爲每度0.35元,其中深谷時段爲11:00至14:00,電價爲0.25元;高峰時段爲17:00至22:00,電價爲1元,其中尖峰時段爲17:00至20:00,電價爲1.2元;其餘時段爲平時段,電價爲0.71元。

劉勇表示,山東根據不同季節的供需特性,建立了動態調整機制。比如,在光照條件較好、光伏發電出力多的中午時段,電價由原來的峰段轉爲低谷甚至深谷時段,這一調整充分體現了新能源時代的電價特徵。同時,新政大幅拉大了電價浮動幅度:工商業高峰時段電價在平段基礎上上浮70%,低谷時段下浮70%,尖峰時段上浮100%,深谷時段下浮90%。

更精細的時段劃分形成強有力的經濟槓桿:在工業領域,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和柔性生產調度,將高能耗工序精準安排在低谷、深谷時段,降低用電成本。在居民生活領域,可以選擇在深谷時段給電動汽車充電,電價低至每度0.2元。在農業生產領域,林木種植、糧食初加工等企業可通過調整作業時間,降低電費負擔。

中國重汽集團主要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各種載重汽車、特種汽車、專用車及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總成和汽車零部件,產品出口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絕大部分生產基地都設在山東省內。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趙爾相在會上介紹,2024年,全集團在山東地區總用電量達5.94億度,電費達4.38億元。通過優化產線時序,將高耗能核心設備中頻爐調整爲低谷時段升溫(用電負荷高),高峰時段保溫(用電負荷小),實現用電避峰就谷,一季度降低電費120萬。

劉勇舉例稱,東營市廣饒縣一家大型輪胎製造企業,年用電量近4億度,在政策引導下,企業把原來在高峰時段進行的輪胎硫化工藝環節,調整到了低谷、深谷時段,一年可節省8000多萬元。爲引導電動汽車合理充電,山東對電動汽車個人充電樁單獨設置了23:00至次日7:00的低谷時段,電價低至每度0.38元,在10:00至15:00設置了低谷、深谷時段,深谷電價低至每度0.2元左右。電動汽車用戶可將充電樁設置在低谷、深谷時段自動充電,按照每週充一次計算,全年充電電費可降低30%左右。

目前山東省約有5200萬居民用戶,爲照顧居民生活用電習慣,現階段將居民家庭分時電價暫分爲峰、谷兩段,其中峰段爲8:00至22:00,電價爲每度0.58元;谷段爲22:00至次日8:00,電價爲每度0.37元。居民用戶選擇執行分時電價後,可以把電熱水器、洗衣機設置到低谷時段自動啓動,一年可節省幾百元電費。

除此之外,該價格機制有效緩解了用電高峰的電力供應壓力。嶽建如說,2024年通過發揮分時電價引導作用,全網用電晚高峰削減負荷最高達225.51萬千瓦,有效彌補晚高峰時段性供應缺口,成功應對迎峰度夏期間全網用電負荷38天破億、最高達1.145億千瓦歷史最大值考驗。隨着氣溫逐漸回暖,全省即將迎來夏季用電高峰。據初步預測,今年該省全網最大用電負荷將達到1.22億千瓦、同比增長6.53%,需要進一步發揮分時電價政策作用,引導用戶錯峰就谷用電,助力全省電力安全穩定供應。

據預測,到2030年全國電動汽車用電量佔比將會達到全社會用電量的3.6%,充電時間如果扎堆在晚上高峰時段,電力平衡的壓力將非常大。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王耀華表示,山東的分時電價改革實踐對此提供了經驗:2024年度夏晚高峰,山東有7萬多千瓦的充電負荷主動“挪”到了低谷時段,相當於把32%的高峰充電量轉移了;春秋季低谷時段,充電樁的填谷負荷更是達到了午間充電量的近一半。“這意味着車主們在電價便宜的時候充電,直接省下真金白銀,同時電網在高峰時段不用額外‘扛壓力’保供,低谷時段又能消納更多光伏等新能源電力,一舉兩得。”

澎湃新聞注意到,爲破解新能源消納困局,山東省年初印發《關於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納體系機制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自2025年起,將分類、逐步提高新能源市場交易電量比例,要求新增風電全電量或30%電量入市,新增光伏全電量或15%電量入市,保障新能源項目收益在合理範圍,穩定行業發展預期。山東還將打通新能源跨省跨區交易和消納路徑,建立省內富餘新能源參與省間現貨交易機制。當預測省內新能源消納困難、發生棄電時,可通過省間現貨市場外賣富餘電力至其他省份,進一步擴大消納範圍,減少省內棄風棄光。

此外,隨着新能源電網滲透率的提升,已有多個省份實施節假日深谷電價機制,引導企業錯峰生產,促進新能源消納的同時降低用能成本。

其中,湖北節假日深谷電價機制將於5月1日正式實施,在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及國慶節期間設立深谷時段9:00-15:00,並針對不同時段調整電價浮動比例。以2024年相關數據爲基礎測算,按新方案調整後,重大節假日期間,預計平均每天可以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約160萬千瓦,今年預計將減少工商業用電成本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