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天燈殘骸遍佈山林 華梵無人機裝吊爪撿拾

華梵無人機在模擬環境中成功回收掛在樹枝上的天燈,接下來將實地測試可行性。圖/華梵大學提供

新北市平溪地區以天燈聞名,初估一年施放約40萬顆,但美麗風景也伴隨嚴重環境問題,殘骸遍佈山林、河川,深山峽谷裡撿不回的殘骸,成了大型垃圾場。華梵大學無人機中心正研發利用多旋翼無人機加裝吊爪或捕捉網,盼減少天燈帶來的環境污染。

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系無人機中心主任黃忠仁指出,天燈大部分採傳統竹架設計,燃盡後四散山區與溪流,清理困難。雖然新北市府曾推動天燈永續發展基金,要求業者按月捐款清理殘骸,但因執行困難、捐款率低,環境問題依舊嚴峻。

記者實地觀察,因臺灣冬季東北季風,多數天燈掉落平溪或十分火車站西南方,兩地山頭佈滿各式天燈殘骸。黃忠仁說,不少殘骸掛在電線上,影響供電安全,甚至導致山林火災,近年平溪因天燈引發的火警事故超過9起。

當地約有50名居民以撿天燈殘骸賺取些許酬勞,一名老翁說,近來一天約可撿50個,店家每個以10元回收,對生活不無小補。然而更多天燈掉落高山深谷,無法人力撿回。

華梵無人機中心研發加裝機械爪無人機,期望能高效回收懸掛山林的天燈殘骸。團隊透過影像識別技術,讓無人機能鎖定目標,並使用機械爪抓取殘骸回收。黃忠仁說,無人機已成功在山林環繞的華梵校園中精準回收掛在樹枝上的天燈,接下來驗證在不同地形環境的可行性。

此外,無人機中心也計劃開發「動態捕捉」技術,透過5架無人機組成捕捉網,在天燈燃盡墜落前即時攔截,避免掉落民宅或樹林造成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