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人蔘」白蘿蔔解毒、降三高 2類人別多吃

白蘿蔔除了利尿,還有豐富營養價值,適合涼拌、煮湯或榨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白蘿蔔產季將至,營養師林俐岑表示,白蘿蔔有助於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與血糖,甚至減緩癌症發生率,適合涼拌、煮湯或榨汁,可於烹調時加些薑片或泥幫助消化,但脾胃虛弱、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勿吃太多,以免產生不適。

營養師林俐岑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白蘿蔔含水量佔9成以上,因熱量極低,可說是平民中的營養寶藏,約每100克含1.5至2克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並延緩血糖上升、增加飽足感,搭配高鉀低鈉的特性,可幫助排出多餘水分與鈉離子,預防水腫與高血壓。

其次,白蘿蔔約每100克含20毫克的維生素C,是天然抗氧化來源,能提升白血球功能、增強免疫力,還可促進膠原蛋白生成、保護細胞免於自由基傷害,並延緩肌膚與血管老化;同時含澱粉酶、脂肪酶等酵素,能協助分解食物,尤其是在吃油膩或高脂食物時,達到解膩、減少脹氣與飽脹感。

此外,白蘿蔔中富含硫代葡萄糖苷與異硫氰酸酯,可啓動肝臟的解毒酵素,協助代謝廢物與毒素,對長期外食、壓力大或經常飲酒者特別有益。研究顯示,這些成分還能抑制腫瘤生長、減少DNA損傷,具有抗菌、抗發炎與防癌潛力。此外,芥子油成分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促進痰液排出,對感冒初期喉嚨不適也有幫助。

1. 生食:切片或刨絲拌沙拉,可做成涼拌醋醃蘿蔔,適合搭配油膩菜餚,保留最多維生素C與酵素。

2. 煮湯或燉煮:加入於排骨湯、雞湯、味噌湯中烹煮,可釋放甜味,暖胃解膩。

3. 蘿蔔泥:與烤魚或炸物搭配,能助解膩及助消化。

4. 蘿蔔乾:經日曬脫水後,纖維更豐富,有助腸胃蠕動。

5. 榨汁:白蘿蔔汁搭配蜂蜜、梨等食物,有助潤喉止咳。

不過林俐岑提醒,民衆烹煮白蘿蔔時可加薑片、姜泥,但勿與人蔘同食,以免降低人蔘補氣的作用。此外,因蘿蔔具寒性,又含甲狀腺腫物質(goitrogens),脾胃虛弱者、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勿吃太多,以免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