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如何把握美國通脹當前走勢?
孫長忠(清華大學全球私募股權研究院研究員)
美國勞工部5月13日公佈4月CPI通脹數據顯示:4月CPI環比增長0.2%,低於預期0.3%,3月由-0.1%下修至-0.4%,說明4月比2月仍是下降的,同比增長2.3%,低於預期和前值2.4%,爲2021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剔除食品和能源後的核心CPI環比增長0.2%,低於預期0.3%,高於前值0.1%,同比增長2.8%,持平預期和前值,仍爲2021年3月以來最小幅度。這是一份低於預期、相對溫和的通脹數據,但由於美國貿易政策已經和將要產生的影響,市場普遍認爲此後美國通脹將會上漲。
從分項數據看,作爲去年拉低美國通脹主力的商品通脹今年以來開始上升,4月環比上漲0.1%,處於較低水平。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1%,家庭食品和在外飲食環比分別下降和上升0.4%,雞蛋價格因禽流感影響消退環比下跌12.7%。能源價格同比跌幅擴大至3.7%,主要是汽油價格同比跌幅擴大至11.8%(季調後環比降0.1%);因電價和天然氣價格季調後分別環比上漲0.8%和3.7%,能源價格環比上漲0.7%。
扣除食品和能源後,核心商品價格環比上升0.1%,其中新車價格環比零增長、二手車下降0.5%。進口較多的日用品中,傢俱與牀上用品價格環比漲幅由前值0.6%擴大至1.5%,家電、玩具、體育用品價格環比增速分別由前值-0.1%、-0.9%和-0.6%升至0.8%、0.3%和0.6%,服裝價格環比由前值0.4%降至-0.2%,初步反映了關稅對美國通脹的影響。
服務通脹繼續下降。其中住房通脹環比上漲0.3%,再次佔漲幅一半以上,同比增速持平前值4.0%,主要住所租金(RPR)和業主等價租金(OER)環比增速均分別持平前值0.3%和0.4%,表明住房通脹仍較頑固,但總體仍保持平穩。下一步在房屋出租市場再平衡、市場租金上漲壓力溫和的環境下,住房通脹仍有下行空間,如繼續維持0.3%的環比漲幅,全年指標仍將緩慢下降。
除住宅外的核心服務通脹同比增速3.01%,爲2021年12月以來最低值。醫療保健服務和交通運輸服務環比分別上升0.5%和0.1%,其中住院和醫療服務分別上漲0.3%和0.5%,汽車保險由跌轉漲,環比上漲0.6%,同比6.4%,機票價格大跌2.8%。隨着美國勞動力市場繼續降溫,薪資增速繼續放緩,服務通脹仍將繼續緩慢下降。
美國關稅政策對美國整體通脹究竟影響到何種程度,通脹走勢究竟如何,還存在各種不同的具體因素及其影響。
目前更爲關鍵的是保持了供應鏈的相對穩定,降低了供應鏈中斷的風險,爲企業提供了調整和應對的時間,避免類似全球疫情期間供應鏈混亂造成的通脹飆升。此前美國的大量進口囤貨爲價格穩定提供了有效緩衝,目前又有了新的進口囤貨窗口期,美國企業正抓緊新的進口囤貨,並通過降低和分擔成本及調整供應鏈等應對措施,努力避免、減小或進一步推遲漲價。商品在PCE中佔35%,商品價格每上漲1%,只帶來0.35%的整體通脹上漲,因而關稅後續影響或不會很大。
面對通脹可能上升及就業、收入的不確定性,美國企業正在減少差旅支出,消費者也在減少旅遊度假等休閒消費支出,正在促使機票、酒店等相關價格下降,其中機票價格連續兩個月大幅下跌。OPEC+繼4月開始增產,5月3日宣佈6月增產41.1萬桶/日,油價在今年以來已下跌大約20%的基礎上仍將繼續下跌,加之薪資增速繼續下行降低服務通脹,兩者大概佔PCE的50%~60%。這三個方面的下降或能抵消關稅帶來的通脹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