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別讓鬧劇毀了馬拉松

閃電體育7月11日訊近日,一場“鬧劇”在馬拉松圈內掀起波瀾,2025杭州桐廬半程馬拉松報名過程中,“拉黑門”事件引發關注。多名跑友因曾反饋意見,竟被組委會“拉黑”禁止報名,撥打客服電話得到確認,這一做法實在令人咋舌。

回顧2023和2024年的桐廬半馬,客觀來講,2024年的賽事相比2023年的各個方面都有所降級,這本質來說就是主辦方的不力,引起部分“跑友”的不滿也屬正常現象,而“跑友”通過常規社交媒體渠道發表正常的反饋和評價也是其作爲消費者和參與者的權益,桐廬半馬主辦方今年禁止這部分跑友報名參賽的行爲無疑會引起廣大跑友“公憤”。將這些善意的反饋當作麻煩,用簡單粗暴的“拉黑”方式來處理,完全是本末倒置。這樣的行爲短視又愚蠢。賽事口碑是靠跑友口口相傳積累起來的,一個成熟的賽事應該有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迴應跑友關切,把意見轉化爲提升賽事品質的動力。拒之門外不僅傷害了被拉黑跑友的感情,也讓其他潛在跑友對賽事望而卻步,最終損害的是賽事自身的形象和長遠發展。

此次“拉黑門”事件,給桐廬半程馬拉松賽事運營一個不小的教訓。組委會也發出了道歉函。只有真正尊重跑友,用心提升賽事質量,桐廬半馬才能重回正軌,成爲受跑友喜愛的優質賽事,而不是淪爲笑柄。

目前國內的馬拉松賽事市場無論是賽事的數量和質量都無法滿足廣大“跑友”的需求。桐廬半馬的這場鬧劇不僅減緩市場環境回暖速度,也讓廣大“跑友”對於新出現的馬拉松賽事的信心有所下降,進一步導致參與意願下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這樣鮮明的反面教材應該足以給所有主辦方敲響警鐘:從其自身來講,應該做到端正態度,嚴格規範賽事運營,以保障消費者權益重新贏得全國“跑友”的信任;此外,馬拉松賽事的蓬勃發展自然也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應在大力招標的同時加大監管力度,建立健全賽事監督機制。只有在地方政府和主辦雙方共力之下,馬拉松賽事才能夠蓬勃發展,逐漸向好。

閃電體育 王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