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生態旅遊交流 印尼原青讚屏東部落動能
屏科大邀請印尼青年領袖來臺,深入走訪代表性生態旅遊社區,爲深化新南向國家連結打開新契機。參訪者皆表示收穫豐富,屏東神山部落在地動能,更讓印尼原青留下深刻印象。
屏東科技大學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劃「裡山根經濟2.0-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的聯盟發展與農林地碳匯人才育成」,7日至13日舉辦跨國交流活動,邀請印尼生態旅遊網絡(IndonesianEcotourism Network, INDECON)3名青年領袖來臺,當中2名爲印尼原住民族,分別來自弗洛勒斯島的 Lio與Waerebo族。
屬Lio原住民族的Yudith Wangge說,對霧臺鄉神山魯凱百步蛇廚藝學校印象最爲深刻。她回憶,多年前家鄉部落曾由加裡曼丹國家公園建置1處可享用在地農產、遠眺壯麗梯田的空間,卻因缺乏後續軟實力投入與人才培力,在2022年關閉。
Yudith Wangge表示,看見霧臺青年努力學習與實踐,將文化、食物與土地緊密結合,她除了感慨過往、也省思未來;硬體只是起點,唯有持續信任與陪伴,才能真正讓在地力量萌芽、莊壯、走得長遠,對她來說是未來合作模式的提醒。
INDECON代表Wita Simatupang分享她推動社區型生態旅遊輔導經驗,提供1種有別於臺灣常見營運思維。她表示,臺灣生態旅遊遊程售價與旅宿常分開計費,INDECON則從整體成本出發、以套裝行程爲核心規劃,引導社區居民釐清各項潛在成本,例如食材來源與提供者及交通安排等,再共同設計遊程內容、定價與分潤機制,打造永續、團結的社區旅遊營運系統。
屏科大教授陳美惠表示,屏科大USR團隊期望深化臺灣與新南向國家在永續觀光與社區發展上連結,爲青年創造國際對話與學習平臺,爲地方創生與裡山經濟注入新靈感與行動動能,也爲臺灣打開與新南向國家生態旅遊專業網絡連結新契機。
屏科大新聞稿表示,交流行程走訪5個具代表性生態旅遊社區,包括屏東霧臺鄉神山部落、滿州鄉里德及港口社區、高雄市六龜區,以及苗栗縣頭屋鄉明德社區;從原鄉部落到沿海聚落,從山林保育到農業再生,每個參訪社區及組織皆是臺灣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標竿案例,長期實踐生物多樣性、文化保存與在地經濟共生共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