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生產線離不開中國 庫克承諾在美建廠恐又是空頭支票
庫克在川普對中國關稅政策壓力下再次承諾將在美國建廠生產iPhone,但專家認爲這項承諾仍是庫克的緩兵之計。圖爲庫克面色凝重地參加川普就職典禮。(圖/路透)
在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壓力下,蘋果CEO庫克已向川普承諾將在美國建廠生產iPhone及其系列產品。不過,鑽研蘋果公司多年的資深媒體作家認爲,iPhone生產線要在幾年內撤離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在美國建生產線更是天方夜譚。庫克口頭上討好川普已愈來愈難,最後恐怕也只能像以前一樣拖到川普任期結束,雖然勝算不大。
美國資深媒體人派特里.麥克基(Patrick McGee)爲《紐約時報》撰文稱,將觸控手機變爲現實的夢想家是賈伯斯,但讓蘋果的營收和股價突破天際的,卻是行事低調卻有經營天賦與政治手腕的庫克。在川普首個總統任期內,庫克百般討好,卻未對蘋果與中國的關係做出任何改變。如今川普重返白宮,庫克若想故技重施,難度會比上次更大。
文章指出,自2011年以來,蘋果一直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巨大。這次川普要求蘋果將生產線轉移到美國,對蘋果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目前蘋果約90%的產品都在中國生產,並在過去25年裡持續重金投入人力、設備和工藝創新。分析師估算,如果要在美國組裝iPhone,其成本將是目前價格的3倍多,約3500美元。更糟的是,美國缺乏大規模製造iPhone所需的技術、產業集羣,甚至連大規模生產蘋果產品所需的人口密度都不夠。如果把整個蘋果供應鏈都算在內,估計需要3億到5億成年人,相當於美國全部人口。最繁忙的生產期間每天要產出百萬部iPhone,如果將全部產能移出中國,很可能要耗資數千億美元。
文章表示,2016年川普威脅要對中國徵收鉅額關稅時,庫克對川普展開魅力攻勢,經常打電話或是直接拜訪他。川普曾說,庫克承諾在美國建造「3座大工廠,漂亮的工廠」。蘋果因此獲得川普關稅豁免,但卻未在美國建造任何工廠,庫克只是成功耗完了川普的總統任期。
此後蘋果與中國的關係更緊密,蘋果幫助陸企模仿並取代科技業的跨國競爭對手。其年報顯示,2012年到2023年蘋果頂級供應商名單中的陸企數量增加了2倍多,達到52家,被擠掉的都是美國和臺灣的廠商。
文章說,這次庫克向川普總統就職典禮捐款100萬美元,並承諾在川普第2任期內「支出並投資」5000億美元,擴大對美國製造業的支持,川普則吹噓這項投資體現了他的「美國優先」議程。當然川普的顧問們肯定意識到,蘋果的承諾可能是無稽之談,因爲毫無證據顯示蘋果將投入近5000億美元,很可能跟川普首個任期一樣,又是一張空頭支票。
這一次川普的關稅要比前一次嚴厲得多,可能是自賈伯斯1997年迴歸拯救蘋果以來蘋果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庫克唯一的選擇是繼續將更多終端組裝工作轉移到印度和越南等地,把大部分複雜的製造環節留在中國,但這會愈來愈難。因此去年12月底達到峰值以來,蘋果公司的股價已經蒸發逾1兆美元。
文章最後說,如果川普這次不能識破蘋果的政治手段,那他可就太愚蠢了。但是話又說回來,川普往往只重表象而非原則,任何押注蘋果的人都應該希望庫克手裡還有一張外交王牌,但這一次庫克的勝算實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