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 Fold物料成本759美元,比三星同類產品低4%
瑞銀最新拆解報告揭示,蘋果首款摺疊屏手機iPhone Fold的物料成本預計爲759美元。這一數字較三星Galaxy Z Fold SE的790美元成本低約4%。據悉,蘋果通過多項技術優化實現了成本控制的突破。
在材料選擇方面,iPhone Fold採用航空級鈦合金中框與液態金屬鉸鏈設計。單件成本較三星的鋁合金加鋼製鉸鏈高出15%至20%。然而,蘋果通過一體化精密加工工藝,成功將組裝成本降低8%。
核心部件的成本優化成爲關鍵因素。iPhone Fold預計搭載8GB LPDDR6內存與512GB UFS 4.0存儲配置。蘋果與三星、美光等供應商建立的長期協議,使單位成本較三星同規格方案低12%。
處理器方面的成本控制同樣顯著。基於臺積電3nm工藝的A20 Bionic芯片,通過架構優化與製程迭代技術,成本較三星Exynos 2500降低9%。
攝像頭模組設計體現了蘋果的成本策略。iPhone Fold採用4800萬像素雙攝設計,包含主攝與超廣角鏡頭。捨棄潛望長焦配置以節省空間與成本,模組總成本較三星Galaxy Z Fold SE的1.08億像素三攝低18%。
與此同時,蘋果在摺疊屏技術方案上做出重要調整。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透露,蘋果已決定採用三星顯示的無摺痕方案,而非自研技術路線。這一決策確保iPhone Fold能在2026年下半年實現量產目標。
供應鏈合作方面,Fine M-Tec將成爲主要鉸鏈供應商。該公司與三星顯示合作密切,預計在2026年第一季度開始供貨。鉸鏈單價預計爲30至35美元,出貨量將達到1300至1500萬件。
定價策略方面,早期傳聞顯示iPhone Fold售價可能高達2400美元。然而,基於成本控制能力,蘋果或將定價下探至1800美元區間。這一價格定位將使iPhone Fold在摺疊屏市場具備更強競爭優勢。
初期產量預計限制在1000至1500萬臺之間。這種謹慎態度反映了摺疊屏設備的技術複雜性。高價格定位對大規模普及仍構成制約因素。
蘋果通過垂直整合與供應鏈議價策略,在維持高端定位的同時,將物料成本控制在行業領先水平。這一成本優勢爲iPhone Fold在摺疊屏市場的競爭奠定了基礎。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