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創新乏力與估值虛高困境

來源:環球市場播報

蘋果公司(AAPL)近期舉辦的WWDC 2025開發者大會如期展示了新進展,但這些創新既未達預期,也不足以改變市場對其的基本判斷——這恰是當今蘋果的縮影。這家科技巨頭依然根基穩固、護城河寬廣(如同本屆大會本身並無硬傷),但在分析師看來,其估值溢價仍缺乏合理支撐,在當前市值水平下總回報率(IRR)已顯著偏低。

WWDC創新力衰退軌跡

回望2024年WWDC,蘋果曾發佈操作系統多項革新:自定義功能套裝、Apple Pencil與iPad的深度交互,尤其重要的是“Apple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系統。這項被寄予厚望的技術本應推動產品週期復甦,並通過龐大用戶基數和多元產品矩陣實現商業化。雖然現有AI功能仍有實用價值,但相較去年描繪的藍圖已大打折扣。

而WWDC 2025的主要亮點“液態玻璃”界面更新甚至引發爭議,部分用戶擔憂其在新iOS系統中的表現。本屆大會既無Apple Intelligence級別的突破,也缺乏吸引眼球的AI進展——對於更側重軟件發佈的開發者大會雖不必過度憂慮,但蘋果顯然錯失了證明創新能力的關鍵機會。

財務表現:服務業務獨木難支

最新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總營收953億美元(同比增長5.2%),其中產品收入增速不足3%,12%增長的服務業務成爲主要驅動力。服務部門不僅貢獻營收增量,更將整體毛利率推高至47%,這將成爲未來數年價值創造的核心引擎。但該模式存在雙重隱憂:

監管風險:App Store佣金等已面臨法律挑戰,若被迫降低費率或開放系統,服務增長或將失速

創新依賴:儘管生態壁壘顯著,但需通過產品創新(如iPhone新功能或Apple Vision Pro等新品類)來支撐高估值

競爭格局加劇壓力

印度市場一季度23%的增速印證了新興市場高端化趨勢的潛力,但vivo、三星及中國軍團(OPPO、Realme、小米)的強勢表現擡高了競爭門檻。智能手機AI融合領域,三星等競爭對手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巴菲特在內的多位價值投資大師正在減持蘋果股票,這種低換手率投資者的集體行動頗具警示意義。

估值泡沫:風險溢價幾近歸零

當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達4.5%,若以此作爲蘋果自由現金流的折現率,意味着投資者要求的股票風險溢價爲零。即便採用樂觀假設——成長期FCF年化增速10%、永續期6%,以5%折現率計算的合理估值也僅爲197美元,仍低於現價。這種估值困境正是創新動能減弱的直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