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藏大招?傳用自研芯片做雲,要給亞馬遜們“降降價”?

7月4日消息,據The Information報道,過去幾年,蘋果公司曾考慮推出自己的雲服務,向數百萬iPhone和Mac應用開發者提供服務器租賃,此舉將使其與亞馬遜、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正面交鋒。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一構想源於一個代號爲ACDC(Apple Chips in Data Centers)的內部項目,蘋果計劃將搭載自家芯片的服務器租賃給開發者。這個想法的背後,是蘋果在半導體領域的巨大成功:憑藉自研芯片,蘋果不僅提升了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市場競爭力,更已將這些芯片部署於公司的數據中心,爲其部分人工智能服務提供算力支持。

蘋果高層認爲,其自研芯片的性能優勢顯著,尤其在處理AI密集型任務時,開發者使用蘋果的雲服務可以大幅節約成本,遠低於當前主流雲服務商。然而,該項目的前景尚不明朗,其主要推動者、雲計算高管邁克爾·阿博特(Michael Abbott)已於2023年離職。

儘管蘋果最終是否推出雲服務尚無定論,但公司內部的討論已足以彰顯其在半導體設計上的強大實力,其水平甚至超越了包括微軟、亞馬遜和谷歌等曾設計自家芯片的公司。而就在本週三,有報道稱,由於項目延期,微軟正在縮減其內部芯片計劃。

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已經開始測試自家芯片在服務器上的應用,特別是在處理Apple Wallet的雲端交易時,能顯著節省基礎設施成本。蘋果的“照片”和“音樂”應用也在試用這些芯片後,觀察到搜索等功能的性能有明顯提升。

雖然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進展一度相對較慢,但其自研芯片在某些基礎AI應用中展現了巨大的潛力。蘋果於2010年推出首款自研芯片,並從2017年起開始在芯片中集成專門的AI功能。這些芯片在推理任務上表現高效,並在Vision Pro等設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蘋果並沒有像其他大公司那樣大規模採購英偉達的GPU,尤其是在AI訓練方面。相反,蘋果更傾向於通過租賃亞馬遜和谷歌的雲服務來滿足其需求,每年支出約70億美元,儘管其中用於AI訓練的部分相對較少。

採用外部雲服務的好處在於,蘋果無需擔心在訓練完AI模型後會積壓大量的英偉達芯片。然而,隨着各公司希望從這些訓練好的AI模型中獲取商業價值,推理計算將成爲AI計算的關鍵環節,蘋果認爲這也正是其超越競爭對手的優勢所在。

“蘋果是最早在自研芯片上佈局AI功能的公司之一,”Dragonfruit公司CEO阿米特·庫馬爾(Amit Kumar)表示,Dragonfruit通過使用蘋果芯片爲零售商提供安全攝像頭分析服務。他指出,選擇蘋果芯片使得公司在成本上比那些使用英偉達芯片的競爭對手擁有更大優勢。

像Dragonfruit這樣的公司正在將蘋果設備轉變爲類似服務器的機器。WebAI公司也在爲企業提供在蘋果硬件上高效運行AI模型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蘋果還在開發一個名爲MLX的開源框架,旨在幫助開發者在蘋果芯片上運行AI。

蘋果將不會像傳統雲服務公司那樣依賴龐大的企業銷售團隊,而是計劃讓其開發者關係團隊來直接服務訂閱該服務的開發者。

在最近的蘋果開發者大會上,蘋果還開放了其基礎模型,允許開發者在應用內直接運行設備端的AI。

如果蘋果最終推出雲服務,這將有助於擴大其服務業務收入——這是蘋果目前爲數不多仍保持增長的業務領域。隨着新法律和法院命令威脅到蘋果應用商店的收入,以及美國司法部挑戰蘋果與谷歌每年20億美元的默認搜索協議,蘋果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收入來源。

不過,推出雲服務對蘋果而言是一項非同尋常的舉措,因爲該公司一直專注於消費品業務。然而,一些大型公司已經成功實現了轉型。谷歌就是一個例子,儘管多年來在拓展雲服務器業務上步履維艱,但它最終突破了瓶頸。到2024年,谷歌雲的銷售額已經達到432億美元,佔母公司Alphabet總收入的12%以上。

蘋果去年推出了“私有云計算”(Private Cloud Compute)功能,該功能在蘋果數據中心內部署搭載高端Mac芯片的服務器,用以運行其新AI系統中無法在設備端處理的部分,例如更復雜的請求。

據項目參與者透露,Siri團隊是首個試用Mac芯片服務器的團隊,主要用於文本到語音轉換功能。與搭載英特爾芯片的傳統服務器相比,這些新服務器在準確性和成本降低方面都實現了性能提升。(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