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與崇高的禮讚——書寫“七一勳章”獲得者的主題圖書
“七一勳章”是中國特色功勳榮譽表彰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作爲黨內最高榮譽,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作出傑出貢獻的黨員。以“七一勳章”獲得者們爲主題的圖書,是向功勳模範人物的致敬,是百年大黨的英雄譜,是新時代向全社會傳揚先進共產黨人精神的重要途徑。
據“國家版本數據中心”等平臺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9月,全國圖書市場共出版約120種書寫“七一勳章”獲得者的圖書,其類型包含人物傳記、報告文學、兒童讀物、新聞報道集等多種。其中聚焦具體某位“七一勳章”獲得者的有77種,聚焦全體“七一勳章”獲得者的有4種,其餘則爲與其他先進楷模等合寫的羣體性作品。當前,出版單位對這類人物仍持續關注,不斷有相關圖書推出。
在創作方式上,書寫“七一勳章”獲得者的圖書與當前市場中的多數英模主題圖書相似,藉助檔案研究、田野調查、人物訪談等多種形式,呈現人物的人生經歷。創作者通過實地走入“七一勳章”獲得者們的生活,正面側面相結合,以豐富的細節進行多角度描寫,更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檔案價值。如依據本人口述編著的《煙雨平生藍天野》、由作者李朝德實地探訪而書寫的《蝴蝶的翅膀:張桂梅和她的孩子們》、融入近現代史料文獻研究的《黃寶妹傳》等,以各式各樣的寫作手法,向讀者呈現人物的真實經歷,既展現人物的成就和精神,也反映藏在功績背後的辛酸和坎坷,讓讀者在讚歎之餘也能深刻感受平凡英雄的誕生路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以“七一勳章”獲得者們爲主題的圖書展現了他們在戰鬥、學習、科研、工作等經歷中的優秀品質,爲當前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指明瞭方向。
這些故事以“釘釘子精神”的時代敘寫,展現共產黨員忠於職守、紮根基層的奉獻之心。《風雨毛烏素》《逆行者:綠水青山》讓我們見證石光銀甘當“沙海愚公”,一輩子只幹治沙一件事,在大漠書寫綠色傳奇。《山神》《高山裡的老“愚公”:黃大發》等,講述了黃大發帶領村民堅持36年開通“天渠”的傳奇故事,展現共產黨人敢爲天下先的擔當。《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卓嘎央宗姊妹一家守邊》《行走的“界碑”:魏德友》寫的是祖國衛士“守邊人”的故事,彰顯出對黨和國家永不改變的紅色信仰。《清風永開》寫活了羣衆心中的“草鞋書記”,93歲高齡的“周老革命”在黨76年,“退職不退休”,用實際行動踐行着“一生追隨黨”的座右銘。
這些故事以“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書寫共產黨員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爲民情懷。《埋名英雄柴雲振》《尋找英雄》《遲到的勳章》先後出版,狀寫了“活着的黃繼光”柴雲振的“隱姓埋名、不慕榮利”,反映出中華兒女威武不屈的性格,折射出共產黨人百折不撓的初心。《“七一勳章”獲得者王蘭花》《“小巷總理”:林丹的故事》分別書寫王蘭花、林丹數十年紮根社區服務羣衆的感人故事,刻畫了立足本職工作、默默奉獻的共產黨員形象。
“七一勳章”獲得者們是9918.5萬多名各條戰線黨員中的傑出代表;他們的事蹟可學可做,他們的精神可追可及。“七一勳章”獲得者主題圖書正是以書爲媒介,讓這些曾經默默無聞的共產黨員們的事蹟爲更多人熟知,並經由圖書出版、發行、傳播的活動鏈條,勾勒出一條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天際線,匯聚成燭照時代前進的光芒。(王宏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