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原百貨僅2店家進駐縣府這樣說 「山模式」逆勢插旗:不怕沒客人

屏東原百貨經營不易,今年1月底僅剩1店家,但主打登山健走課程及裝備的「山模式」23日逆勢插旗進駐,縣政府期許能帶進更多人潮。(謝佳潾攝)

屏東原百貨經營不易,今年1月底僅剩1店家,但主打登山健走課程及裝備的「山模式」23日逆勢插旗進駐,縣政府期許能帶進更多人潮。(謝佳潾攝)

屏東原百貨6個店面招商不力,今年1月底僅剩1店家,不過主打登山健走課程及裝備的「山模式」23日逆勢插旗進駐,店內除有15家原鄉部落的自創商品外,還有部落旅遊路線產品,業者看好潛在商機不怕沒客人;縣政府則強調,持續積極招商,但也坦言若剩餘4店面招商不如預期,將邀請藝術家進駐發展藝術課程。

屏縣府打造原百貨原是計劃藉由勝利星村的人氣拉擡原民產業,不料2021年5月開幕後不久即遇疫情來襲,後又因客源不穩定等問題,至今經營慘澹,6個店面在今年1月底僅剩1店家營業,所幸現在又有「山模式」進駐。

屏東原百貨經營不易,今年1月底僅剩1店家,但主打登山健走課程及裝備的「山模式」23日逆勢插旗進駐,縣政府期許能帶進更多人潮。(謝佳潾攝)

「山模式」是由屏東縣森域產業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鄭鴻耀創建,鄭出生來義鄉古樓部落,長年主攻山林經濟,喜歡登山、走踏舊部落的他透過成立工作室寫計劃辦活動遊程,結識許多山友,因此對於逆勢插旗原百貨,鄭鴻耀有自信道,「我們有鎖定客羣,不怕沒客人」。

鄭鴻耀坦言,親友在得知他要進駐原百貨時,都替他擔心會不會沒生意,但他精算過,屏東縣目前有4家登山用品店,當中屏東市2家、潮州與東港各1家,全部都經營很久,由此可知屏東有這個市場,而他開的「山模式」不僅賣設備還有課程、走讀行程,一定更吸引人。

屏東原百貨經營不易,今年1月底僅剩1店家,但主打登山健走課程及裝備的「山模式」23日逆勢插旗進駐,縣政府期許能帶進更多人潮。(謝佳潾攝)

鄭鴻耀說,他相信原百貨還是有潛在商機,加上租金便宜,還是有發展空間,目前店內除推出各部落山林遊程、登山健走課程以及周邊設備產品,包括來義鄉二峰圳、崑崙拗古道及春日鄉浸水營古道等知名部落旅遊路線外,還有15家來自原鄉部落自創商品,都很有特色。

對於原百貨目前僅2店家進駐,原民處長陳美鈴說,除今天進駐的「山模式」外,另1店家是餐飲業已經營近1年,營運穩定,而縣府將持續積極招商,若剩餘的4個店面招商不如預期,將請藝術家進駐發展藝術課程,而空間較大的第一間將計劃打造成遊客服務中心。

屏東原百貨經營不易,今年1月底僅剩1店家,但主打登山健走課程及裝備的「山模式」23日逆勢插旗進駐,縣政府期許能帶進更多人潮。(謝佳潾攝)

陳美鈴進一步表示,因原鄉店家不太熟悉平地做生意的市場機制,所以在招商上有比較困難,而原百貨的人潮問題,有可能是遊客到勝利星村多是逛青島街、勝利路,比較少走到原百貨位處的康定街,所以近期也在整修人行步道、增設裝置藝術,盼藉此吸引遊客目光。